2019年10月,烏克蘭科學家瑪麗亞·巴夫洛夫斯卡亞獲得了南極研究委員會15000美元的科學研究獎金,她在烏克蘭的“維爾納茨基院士”科考站從事南極細菌與南大洋微藻之間的生物地球化學相互作用,她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在海洋中的結合和釋放以及氣候變化過程的生物學機制。
在瑪麗亞·巴夫洛夫斯卡亞獲獎的同時,烏克蘭的南極科考在2019年還收到了一份大禮。11月20日,烏克蘭內閣做出決定將撥款2.52億格里夫納購買一艘用于科研的遠洋破冰船。這項計劃將意味著烏克蘭海洋科學考察船隊的復興。預計購船相關事項將會在短期內完成。烏克蘭教育和科學部部長安娜·諾沃薩德12月初透露,烏方正在籌備極地研究計劃,第一艘懸掛烏克蘭國旗的遠洋科考破冰船有望在2020年進入極地地區。
烏克蘭自1996年起在南極設有“維爾納茨基院士”科考站,但由于受經費制約,長期以來該考察站的運行和維護困難重重。該國最近一次獨立的南極科考還是在2000年至2001年,距今已經過去了近20年。此前烏克蘭的南極科考都是通過租用外國船只實現,缺乏穩定成熟的“浮動實驗室”。此次烏克蘭內閣的購船決定做出后,烏克蘭將恢復對南極的科學考察,并將增強在南極科考方面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