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外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外漁業動態 - 正文

        《科學》雜志評出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日期:2018-12-24 09:36    作者:    來源:科技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科技日報華盛頓12月22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科學》雜志近日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技術突破拔得頭籌,成為年度頭號科學突破。

        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可讓研究人員逐個追蹤細胞發育,了解哪些基因會在胚胎早期發育時被開啟或關閉。這一過程中,研究人員需將完整細胞從生物體中分離,用單細胞RNA-seq方法對其基因組內容測序,對早期細胞及它們的后代進行標記以跟蹤其在發育時是如何分裂成為多種類型細胞的。科學家認為,單細胞RNA-seq方法會在未來10年內改變基礎生物學和醫學研究格局。

        2018年,科學家們推出了多種技術與單細胞RNA-seq方法結合使用,詳細描述了扁蟲、魚、蛙等生物是如何開始形成器官及其附器的,而世界各地還有眾多研究團隊正在應用這些技術研究人類細胞是如何在其一生中成熟的、組織是如何再生的、細胞是如何在疾病中發生改變的等諸多問題。《科學》雜志特約撰稿人伊麗莎白·潘尼斯在對年度突破的解讀中表示:“單細胞革命才剛剛開始。”

        《科學》雜志評出的另9項科學突破包括:首次發現宇宙中高能中微子來源;利用電子衍射技術快速確定微小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在格陵蘭島發現巨型隕石坑,激起千年全球降溫事件猜想;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發布報告,內容直指科學領域對女性的性騷擾問題;對俄羅斯丹尼索瓦山谷洞穴中骨塊基因組測序發現古人類“混血”證據;利用開源基因數據抓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犯下累累罪行的“金州殺手”;經20年等待后基因沉默技術終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可;對5億多年前化石分析發現動物生命標志——膽固醇樣分子痕跡;多項研究揭示細胞內部基本組織原則。

        除十大突破外,今年《科學》還選出了三個科學“憾事”,氣候災難加劇而政治行動停滯不前、基因編輯嬰兒挑戰倫理標準、國家博物館大火沉重打擊巴西科學三大事件警示人們,在取得成就的同時,2018年科學界還出了一些問題,值得深思。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