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海洋衛星業務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日期:2017-12-25 00:00    作者:中國海洋報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12月22日,國家海洋局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聯合發布《海洋衛星業務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預計研制與發射海洋水色衛星星座、海洋動力衛星星座和海洋監視監測衛星3個系列海洋衛星,并實現同時在軌組網運行、協同觀測,基本建成系列化的海洋衛星觀測體系、業務化的地面基礎設施和定量化的應用服務體系。

        按照《規劃》,我國到2020年將具備對全球海域、重要島礁和關鍵海峽通道連續穩定觀測和監測能力,拓展國家、海區和省市3級衛星海洋應用與服務體系,數據實現實時/近實時共享,海洋行業衛星數據應用產品自給率達80%,產品定量化水平、服務海洋能力大幅度提升,我國海洋衛星體系的國際地位顯著增強等。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海洋衛星應用發展的“六大任務”:一是完善海洋衛星觀測體系,研制與發射3個系列海洋衛星,形成對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和高分辨率信息的連續觀測覆蓋能力。二是建強海洋衛星地面系統,形成同時運行管理多顆在軌海洋衛星的能力,實現天地資源統一協調、多星多任務快速響應。三是提升衛星海洋服務能力,統籌利用氣象、陸地等國內外各類遙感衛星資源,培育建設國家、海區和省市三級衛星海洋應用服務體系。四是完善衛星海洋應用體系,推進海洋衛星在氣象、水利、環保、減災等行業中的應用。五是加強海洋衛星遙感科技創新,開展自主新型海洋遙感載荷、海洋遙感機理、應用關鍵技術研制與應用,建設公共創新平臺。六是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入全球科技資源、創新資源、數據資源,鼓勵技術引進與合作開發,承擔大國義務,拓展中國海洋衛星的服務范圍和領域,促進衛星數據產品的國際交換。

        《規劃》還明確了強化規劃實施的組織協調、爭取多方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衛星工作宣傳力度4大保障措施。

        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我國海洋衛星實現了從單一型號到多種型譜、從試驗應用向業務服務的轉變,向系列化、業務化的方向快速邁進,衛星在海洋權益維護、海洋開發管理、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防災減災和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海洋衛星體系基本建立,應用成果顯著,國際影響大幅提升,同時有5顆海洋衛星立項在研,即將形成全球海洋水色、海洋動力環境觀測和海洋監視監測能力。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