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世界鱘魚保護學會主辦,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中華鱘研究所承辦的第六屆國際鱘魚養護大會在湖北武漢隆重開幕。農業部副部長牛盾、湖北省副省長趙斌、世界鱘魚保護學會主席HaraldRosenthal參加開幕式并講話,來自伊朗、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挪威、羅馬尼亞等29個國家和地區及FAO、IUCN等國際組織的近600名鱘魚學者參加會議。開幕式由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陳毅德主持。
牛盾在講話中指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不僅是促進漁業生產持續發展、保障國家食品安全的需要,更是維護國家及世界生態安全的需要,鱘魚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與合理利用鱘魚資源,就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他強調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漁業部門以水生生物養護為核心,采取海洋伏季休漁、長江禁漁、保護區建設、增殖放流等多項措施,養護資源,取得了諸多成效。他相信此次會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匯聚在一起,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探討,是一次很好的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必將進一步提高全人類對鱘魚物種保護的認識,為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產生重要的作用。
世界鱘魚保護學會主席HaraldRosenthal對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鱘魚資源養護工作、為第六屆國際鱘魚養護大會成功舉辦所付出的積極努力給與了高度評價。
此次大會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會議圍繞鱘魚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相關議題展開。大會主題報告會由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主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世界鱘魚保護學會主席HaraldRosenthal、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常劍波分別作了題為《中國鱘魚產業可持續發展》、《世界鱘魚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和《中國鱘魚的保護概述》的主題報告。
作為世界鱘魚保護和利用領域最負盛名的國際鱘魚養護大會(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turgeon,ISS),是鱘魚界的盛會,創始于1989年,每四年舉行一次。在世界鱘魚保護學會和各國鱘魚組織及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相繼在法國、俄羅斯、意大利、美國和伊朗成功舉辦了五屆,它匯集了國際著名大學、主要研究機構、各國企業和國際組織的知名學者和業界人士代表,是世界各國鱘魚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學術交流以及與政府合作的紐帶和橋梁。
此次為期5天的第六屆國際鱘魚養護大會,設置了7個專題會議、5個技術研討會、多項學術考察和鱘魚科貿展覽會。大會共收到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位學者提交的370余篇會議論文,代表們就鱘魚基礎研究、養殖加工與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進行回顧和交流,并就鱘魚資源評估方法、種群現狀和管理、保護措施、鱘魚的未來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的33家企業參加會議展覽,展示了鱘魚養殖、加工和利用等的最新技術和新型產品。大會發表了倡議保護鱘魚、人與鱘魚和諧共處的武漢宣言。
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作為會議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大會促進鱘魚科研和生產力量的有機結合,促進各國在鱘魚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宣傳展示近年來中國在鱘魚養護科研、產業方面取得的成就,搭建合作平臺,促進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