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個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的130位專家共同參與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滸苔大規模暴發應急處置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近日在青島通過了由國家科技部委托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2008年6月初,黃海中南部海域出現滸苔大規模暴發現象,滸苔大規模暴發持續時間長、規模大,嚴重影響到奧運帆船比賽海域環境質量、沿海海洋漁業和海洋旅游等產業發展。國家科技部及時啟動該重大應急科技項目,為快速高效處置提供技術支撐。
該項目經費總額為1385萬元,實施年限為2008年7月—2009年6月。項目組織單位為山東省科技廳、青島市科技局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有關滸苔大規模暴發的生物、生態、系統演化等基礎研究不足,滸苔大規模暴發監測與預警技術、清除設施和技術、無害化處理與次生危害評價以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等瓶頸都亟待突破。為此,該項目設立了滸苔大規模暴發的生物學基礎和生態過程研究、滸苔大規模暴發的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滸苔快速高效清除設施及其工程化配套技術研究、滸苔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等4個研究課題。重點開展了滸苔大規模暴發生物學基礎和生態學過程、滸苔系統發生及其演化特征、滸苔大規模暴發的監測、滸苔高效清除設施及其工程化配套、滸苔大規模暴發的次生環境效應評價、滸苔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集成創新滸苔大規模暴發應急處置關鍵技術,為滸苔大規模暴發的預防、治理和利用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目前,該項目已取得新產品、新材料等成果10項,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國外論文30多篇,申請國內專利23項,已獲得國內專利授權15項,制定行業標準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