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中英馬三國合力探究“古南海”

        日期:2017-09-12 00:00    作者:中國海洋報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英國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馬來西亞沙巴大學自然災害研究中心及中科院地質地球物理所,就開展南海南沙海槽區深部結構探測航次簽署了國際合作協議。

        地學界普遍的觀點認為,在現今南海形成之前,華南陸緣以南存在一個“古南海”,該古南海在南沙海槽區向婆羅洲的俯沖引起了現今南海陸緣的伸展—裂離以及南海的海底擴張運動,最終向南漂移的南沙地塊與婆羅洲發生碰撞,結束了南海的擴張。因此,南沙海槽區記錄了南海從“誕生”到“死亡”的信息,對其深部結構及動力學機制的研究極為必要。

        在國家海洋局“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的支持下,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與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將于2018年~2019年在南沙海槽開展深部結構探測航次,并與英國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及馬來西亞沙巴大學自然災害研究中心在之前的中馬海洋合作共同平臺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

        在為期兩天的交流中,中英馬三方就航次的實施時間、站點與測線布設、投放與回收方式等技術細節進行商討,并一致同意在本次國際合作研究中,中方負責海上航次的實施,英方負責陸地深部結構的探測,馬方負責幫助獲取馬來西亞政府的航次作業審批。在此基礎上,4家單位形成了國際合作協議,就航次的實施、各方的責任與義務、數據共享、后續合作研究等方面的細節達成一致。

        未來3年,中英馬各方將在該國際合作協議的基礎上開展航次及航次后的合作,預計將首次獲得從南沙海區至婆羅洲的深部地震數據,通過海陸的聯合研究解答是否確實存在“古南海”俯沖、南沙地塊和婆羅洲的碰撞機制及婆羅洲沙巴造山帶的隆升等關鍵科學問題。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