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月12日,全國漁業漁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要求部署,總結2016年、部署2017年漁業漁政工作,繼續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促進漁業轉型升級。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轉方式、調結構主線,咬定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
于康震指出,2016年漁業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向好。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量6900萬噸,同比增長3%,增幅開始回落;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23.1元/公斤,同比上漲5.5%。水產品產地監測合格率99.8%,市場監測合格率95.9%,同比分別提高0.2和0.4個百分點。1月~11月水產品進出口總量754.5萬噸、總額272.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6%和4.0%,貿易順差102億美元。預計全年漁民人均純收入16900元,同比增長8.4%。“十三五”漁業發展實現良好開局,漁業轉方式調結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初步成效。
于康震指出,當前,各地漁業發展條件、發展階段差異較大,原有模式的發展慣性依然存在,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漁業,國家大力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各種有利因素不斷積累,為漁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提供了新機遇。
于康震要求,做好2017年漁業漁政工作要持續推進六個發展。一是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理念,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二是牢固樹立底線意識、紅線意識,持續推進漁業安全發展;三是要以加強捕撈業管理為重點,持續推進漁業規范有序發展;四是要繼續實施“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持續推進漁業開放發展;五是要實現要素投入最優配置,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持續推進漁業創新發展;六是讓漁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持續推進富漁共享發展。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主持會議,并對2017年重點工作做了具體部署。會議為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全國文明漁港、漁業文明執法窗口頒發證書,山東、江蘇、遼寧、浙江、安徽、山西、廣西、重慶等省(區、市)的代表在會上做典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