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黃海書香

        首頁 - 黨建文化 - 創新文化 - 黃海書香 - 正文

        代號“風箏”

        ——觀《風箏》有感

        日期:2021-07-08 15:32    作者:李澤明    來源:辦公室?信息支部     打印    加大 減小

        “風箏,您好。”向您致敬,雖未謀面,但愿百拜。這是一聲來自近百年后的問候。晚了些,卻不會缺席,亦充滿敬意。我是您的同志,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說來慚愧,同為黨員,但若易地而處,我不如您之萬一。

        自入黨之時,我便知道,我輩從不缺仁人志士。以前如此,現今亦然。誠如“朝聞道,夕死可矣”,那些年,不知有多少先烈為了信仰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只是如你這般,隱忍的活著,或許比犧牲更加艱難吧……

        1932年,受蘇區國家政治保衛局委派,你打入國民黨內部,開始了長達18年的潛伏任務,為了保密,你銷毀了所有身份資料,從此成了一只孤懸海外的風箏,知你身份的,便只有你的“上線”。

        在敵人面前,你要虛與委蛇,在關鍵時刻送出情報。在同志面前,你又要面對無休止的謾罵與追殺,如此想來倒真是“四面楚歌”了……可你說,“即便是被誤解,在黨沒讓我暴露的時候,便是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也要好好的隱蔽自己。”

        我想,于你而言,些許委屈倒也無關痛癢,但最痛苦的莫過于眼見自己的同志死于眼前,確無能為力了吧。那一刻,我仿佛能聽到你來自靈魂的哽咽,長久的沉默,而后化作低沉的顫抖:“送你上路的,是你的同志,請你不要恨他……”我知你的壓抑,也懂你的“意難平”,可對不起,沒人能幫你,這就是事實,殘酷而真實。滿腔憤恨只能在不起眼的角落,說與你的“上線”聽,這或許是你唯一的宣泄途徑了……

        但舊中國的世道對黨性的考驗與磨煉又何止于此?時運不濟也好,命途多舛也罷,總之某一天,“線”斷了……他為了掩護你,被捕后自戕了,面帶微笑,然后犧牲在你面前。你徹底與組織失聯了,往后再沒有同志認識你!這才是真正的孤獨。

        我很難想象那樣的生活有多煎熬,又是何種力量支撐著你孤軍奮戰,不斷以“死投”的方式送出情報。“隱蔽精干,長期潛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是組織對你的囑托,也是你此生最真實的寫照,你從未忘記。我時常在想,那個窮苦的年代,權利、物質定然都是致命的誘惑,是怎樣鋒銳的黨性,才能劃破這交織欲望,撐起這堂堂七尺之軀?又時常輾轉,要歷經怎樣的錘煉,方能初心不改,九死無悔?

        只是后來我也釋然了,原來你與組織之間還有一根無形的單向“線”,它叫“信仰”。

        是啊,見過了光明的人,又怎么可能愿意茍且地偷活在黑暗的陰溝里呢?

        思緒漸收,窗外又起風了,聽了一陣風聲,又想起你,只道一聲莫忘,莫忘……對了“風箏”,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今年是我們黨建黨100周年,山河無恙,國泰民安,感謝……曾經有你。

        此致,敬禮。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