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媒體關注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關注 - 正文

        【閩東日報】專家學者為我市大黃魚產業發展把脈

        日期:2019-08-13 10:44    作者:    來源:閩東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我市海洋資源豐富,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46公里,擁有大黃魚、海參、海帶、紫菜、鱸魚、鮑魚等一批區域特色養殖品種。其中,我市是大黃魚主產區,2018年,全市大黃魚育苗量超過20億尾,產量達14.65萬噸、約占全國產量的80%,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當前,我市正大力發展包括水產養殖在內的“8+1”特色產業,圍繞培育壯大現代海洋漁業產業,大力推進漁排、藻類養殖設施升級改造,促進海洋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

        如何讓我市以大黃魚為代表的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8月12日,在第六屆中國大黃魚產業發展論壇上,院士專家、專業技術人員、企業家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大黃魚營養及健康養殖技術,共商大黃魚產業發展之路。

        塑造寧德大黃魚的總體形象,提升消費者忠誠度,構建大黃魚區域公共品牌,對大黃魚產業來說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要集中政策和資金扶持區域公共品牌創建,以優惠政策和資金等措施扶持有實力的企業強強聯合,充分發揮各級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專家王春曉說,要在技術支撐、全方位信息服務等領域提供創新服務,不斷增強寧德大黃魚區域公共品牌溢價能力。同時,加強公共品牌地區的環境保護與水質養護,避免原產地遭到人為破壞和環境污染。

        如何利用育種手段讓這條“致富魚”游出新天地,廈門大學教授徐鵬談了自己的看法。“大黃魚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遺傳育種工作發力。目前,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力量聚集,產學合作項目正在助推寧德大黃魚產業做大做強。”他建議從政府層面要更加重視大黃魚育種研究工作,吸引更多科研工作者、新生力量加入到研究團隊中來,關注大黃魚的產業發展,共同培育好“這條魚”。

        針對大黃魚病害防治,福建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許斌福認為關鍵在預防。他說,“對于海水魚養殖,提高病害預防意識很重要。海水屬于開放式水體,流動性強,當前采取的藥疫和蟲接觸時間短,效果不是非常明顯。而防控有四個要點,一要苗種安全,二要病源明確,三要病源分型,四要用藥精準。”

        去年以來,我市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扎實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推廣環保塑膠漁排、抗風浪深水大網箱養殖。對于這項工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關長濤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說,“寧德市大力開展網箱改造升級工作,這在全國起到帶動引領作用。傳統養殖設施改造過程中,寧德已做了系列的規范,既實現了改造,又力爭保證設施性能符合要求。”

        關長濤建議,在設施改造過程中,需要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保證漁業發展的同時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對區域環境進行檢測與監督,不能影響海區環境,要符合生態要求。此外,他還建議在灣內養殖模式發展成熟后,有實力的企業可考慮向灣外發展。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