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外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外漁業動態 - 正文

        全球海洋治理的“挪威視角”

        日期:2019-11-22 09:54    作者:    來源:中國海洋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漫長曲折的海岸線,星羅棋布的島嶼,位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的北歐國家挪威,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海洋資源而聞名于世。但海洋的饋贈并不會無窮無盡,放眼全球,近年來海洋遭受的威脅正日益嚴重,海水變暖、海冰融化、冰川消退以及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非法捕撈等自然和人類活動威脅,同樣是挪威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阻礙。

        10月23日~24日,“我們的海洋會議”第六次會議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期間,《中國海洋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挪威多地,聚焦應對海洋威脅的理念與行動,一窺全球海洋治理的“挪威視角”。

        發起“捕撈垃圾”項目以清潔海灘

        10月20日下午,位于挪威北部北極圈內的羅弗敦群島,70歲的當地漁民詹恩-埃納爾·奧爾森站在一艘停靠在碼頭的漁船上。捕了一輩子的魚,雖然有的年份魚多,有的年份魚少,對于他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但與時多時少的魚相比,近年來海洋里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卻讓他分外地擔憂。

        保護海洋的急迫感,促使他在幾年前和周圍的漁民加入了一個名為“捕撈垃圾”(Fishing for Litter)的項目。每次捕撈歸來,除了漁獲物,還會有一個大的白色編織袋,里面裝滿各種塑料垃圾。上岸后,他們會將垃圾運到指定的接收地點,最后由垃圾回收處理公司循環再利用。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收集到175噸海洋垃圾。”發起該項目的當地公司SALT管理人員布希告訴記者,挪威政府已投入200萬克朗支持該項目開展,目前他們主要通過招募當地漁民和漁船自愿加入的方式,來擴大該項目的影響力。

        據估測,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形成了遍布海洋的“垃圾海”,著名的太平洋垃圾帶就是因其面積廣闊而號稱“第八大陸”。但事實上,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只占到海洋垃圾總量的很小一部分。據環保回收咨詢機構Eunomia的研究估測,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中,94%會沉入海底,5%會漂流到海灘,只有1%會漂浮在海面上。

        SALT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挪威海灘上共有超過1萬噸塑料垃圾。但這些垃圾多數并不來自陸地,而是來自漁業活動產生的廢棄物。這也是當地發起“捕撈垃圾”項目的初衷,希望通過項目開展,提高漁民環保意識,以減少海灘上的塑料垃圾。

        作為北歐四國中海岸線最長、港口最多的國家,保護距離人們更近的海灘,對于挪威來說尤為重要。“與解決太平洋垃圾帶相比,現在人們更應該做的是清理自家門口海灘上的垃圾。”布希認為,在“清潔海洋”與“清潔海灘”之間,后者顯然更為重要。

        發展循環經濟以保護海洋

        為保護當地海灘環境,挪威還持續開展了“清潔海岸”行動。10月23日,“我們的海洋”會議在奧斯陸召開期間,會場外的廣場上,當地環保組織舉辦了一場海洋垃圾展覽。由兩個集裝箱組成的展廳內,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一幅世界地圖上,釘滿了一根根紅線,每個紅線一頭連著某個國家或地區,另一頭則連著各種塑料垃圾。密密麻麻,令人觸目驚心。

        活動組織者凱恩·馬蒂努森對記者說,這些垃圾都是他們在開展“清潔海岸”行動中收集到的。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垃圾說明海水是流動的,防治海洋垃圾尤為需要在國際層面上開展合作行動,共同治理。

        正在參觀的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部長埃爾韋斯蒂恩對記者表示,海洋塑料垃圾是當前全球海洋治理的難題,也是挪威海洋面臨的嚴重威脅。“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上,我們都在一條船上。”埃爾韋斯蒂恩說。

        相關研究顯示,包括微塑料在內的海洋塑料垃圾已遍布全球海洋。不久前,美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北極鉆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大量微塑料,這顯示即使是地球上最偏遠的水域,也難逃塑料污染的威脅。

        北極冰芯中微塑料的發現,令埃爾韋斯蒂恩直言非常吃驚。“這說明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形勢,已遠超人們之前的預期。”埃爾韋斯蒂恩說。作為北極國家,挪威理應肩負更為特殊的責任。這也是挪威政府此前決定發起建立防治海洋塑料垃圾國際協定的動因所在。

        在挪威,幾年前發起的“清潔海岸”行動,目前已擁有10萬多名志愿者。埃爾韋斯蒂恩說,對于只有520萬人口的挪威來說,這個參與比例已經相當的高了。但盡管人數可觀,面對累積多年沒有被處理的垃圾,加上新的垃圾也會產生,清潔行動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埃爾韋斯蒂恩認為,解決塑料垃圾危機,應從發展循環經濟上著手。“我們需要明白,塑料垃圾并非一無是處,而是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埃爾韋斯蒂恩說。

        為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挪威政府建立了飲料瓶回收制度。對于消費者來說,將飲料瓶投放到指定回收點會獲得一定的報酬;對于企業來說,所有的塑料生產和進口企業都要繳納環境稅,如果公司回收的塑料瓶越多,就可以少繳甚至不繳稅。

        目前,針對禁止一次性塑料產品的生產與使用,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已經著手開始研究相關議案。“我們已向相關企業、勞工部門和環保組織征集了意見,預計明年3月形成初步方案。”埃爾韋斯蒂恩說。與此同時,他們還將于2020年年底前向議會提交一份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計劃。

        在國際層面,挪威政府正積極推動開展防治海洋塑料垃圾的合作和行動。2018年以來,挪威積極推動對《巴塞爾公約》進行修訂,以加強對全球范圍內的塑料廢棄物運輸監管。今年5月,各國代表在日內瓦通過該公約修正案,就塑料廢棄物全球范圍管理機制達成協議,將其納入管控范圍,成為全球防治塑料廢棄物污染的里程碑事件。近日,為支持依據該公約建立的塑料廢棄物伙伴關系,挪威政府宣布將投入200萬挪威克朗用于海洋塑料治理。

        落實減排承諾以應對氣候變化

        本次“我們的海洋”會議上,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成為與會者關注的重點之一。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表示,幾十年來,海洋成為全球變暖影響的重要緩沖地帶,但也付出了代價,正面臨著海水升溫、海水酸化、珊瑚白化、海洋環境污染、漁業資源衰退等嚴重威脅,急需采取一致行動加以應對。

        作為海洋國家和北極國家,氣候變化對挪威的影響已日漸顯現。幾天前,埃爾韋斯蒂恩去了一趟位于挪威最北部的斯匹次卑爾根島。在他記憶中曾經遍布冰川與山麓的斯匹次卑爾根島,如今已大不一樣,周邊的海冰正變得越來越少,溫度的上升令冰川融化加快,當地的生態系統也因此發生著改變。“這種變化非常明顯,而且速度很快。”埃爾韋斯蒂恩說。

        不僅是斯匹次卑爾根島,記者在位于羅弗敦群島的博德市采訪時也看到了同樣的變化。位于這里的斯瓦蒂森山冰川曾經是挪威第二大冰川,多年來因其美麗的自然風光成為當地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但如今這里的冰川正受到北極變暖的影響而快速融化。當地一名旅行社導游對記者說,多年前該冰川還能延伸到山腳下,游客攀登時非常困難和危險。但現在,原本被冰川覆蓋的很多山體已經裸露出來,游客唯有在山頂上才能看到殘存的冰川。

        北極升溫對挪威海洋與極地環境日益加深的影響,迫使挪威政府積極尋求開展國際合作以應對氣候變化。埃爾韋斯蒂恩說,保護海洋與極地,緩解氣候變化對其影響,最重要的行動就是減排,也就是推動《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確保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挪威政府此前已經作出到2030年削減40%碳排放的承諾。現在,我們決定將這一承諾增加到45%。明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我將發布實現該承諾的具體計劃。”埃爾韋斯蒂恩說。

        在國內,挪威政府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用于落實減排承諾。在交通領域,挪威實行“電動汽車革命”,鼓勵和推動汽車的電動化。截至目前,挪威全國已經有45%新增汽車是電動車。“現在我們正在推動重型卡車實現電動化。”埃爾韋斯蒂恩說。他坦言,由于該領域相關技術還不夠成熟,因而推動起來并不容易。

        與此同時,挪威政府還在實行船舶領域的“綠色革命”,計劃為本國沿海交通運輸配置電動渡輪,未來幾年80%的挪威沿海渡輪將采用電力驅動。“我們也將采用氫燃料電池以及混合動力等方式,推廣船舶使用清潔能源,實現船舶領域的低排放。不久之后,兩艘以電力驅動的全自動貨輪將投入使用。”埃爾韋斯蒂恩說。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