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兩岸交流再添新平臺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漁業分會在廈揭牌成立

        日期:2023-06-19 11:13    作者:    來源:廈門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海峽兩岸交流再添新平臺——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漁業分會昨日在廈門揭牌成立。分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深化兩岸漁業產業對接、經貿合作和人員交流,推動兩岸漁業融合發展。

        據悉,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是2001年經國務院同意,由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專門從事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國家一級協會,主管部門為農業農村部,是對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此次在廈門設立漁業分會,是基于廈門扎實的對臺漁業合作基礎,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促對接

        深化兩岸漁業產業發展

        分會成立后,將著力推動與臺灣漁業界社會團體、企業和有關人士建立和保持聯系,組織開展海峽兩岸漁業科技、文化、經貿、執法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分會將聯動海峽兩岸高校、科研院所、涉漁企業等,組織學術研討會和實地考察,推廣先進漁業技術和管理經驗。

        作為行業協會,分會將開展海峽兩岸漁業融合發展政策研究,為兩岸漁業科技和經貿合作提供咨詢服務,對兩岸漁業交流合作情況提出相關建議。

        以現代漁港經濟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為載體,分會將積極開展現代漁業產業招商引資,促進水產品加工貿易,根據兩岸漁業產業發展需要,舉辦相關會議和展覽等活動。此外,分會還將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為會員提供服務,維護會員合法權益。

        搭橋梁

        助力漁業企業拓市場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漁業分會的揭牌,將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市對臺前沿優勢,助推海峽兩岸漁業領域進一步交流合作。

        在昨日揭牌儀式現場,來自臺灣的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曾明寶表示,廈門有獨特的對臺區位優勢,漁業分會的成立夯實兩岸交流的基礎,有利于加強兩岸漁業的合作,特別有利于推進魚苗、蝦苗等種苗行業的合作以及漁業生態環境的保護。

        “分會的成立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企業可以通過分會搭建的橋梁,與臺灣水產機構、相關企業對接,不僅有利于促進兩岸合作,也有助于企業拓展業務。”曾明寶說道。

        據悉,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目前計劃進駐歐厝規劃建設的廈門都市水產種業園,未來將開展斑節蝦、羅氏蝦、南美白對蝦等母蝦苗的研發和培育,接下來還將向貝類種苗拓展。

        建平臺

        打造對臺漁業發展載體

        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對臺漁業經濟、技術、文化、執法交流,搭建兩岸溝通交流渠道,促進兩岸漁業融合發展。

        我市連續多年聯合金門縣開展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保護廈金海域生物多樣性,同時開展廈金聯合執法,有效化解兩岸漁業糾紛,維護漁業生產安全。每年廈門國際海洋周期間,我市打造休閑漁業博覽會,推動兩岸在漁業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往來。在科研上,我市支持廈門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學等在廈高校院所與臺灣高校密切開展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合作。

        當前,我市正在積極推動廈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廈門漁港經濟圈建設,依托廈門都市水產種業園區、歐厝對臺漁業基地,打造對臺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其中,廈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于今年4月23日正式揭牌。接下來,我市將實施“六個一”舉措推進園區建設,迅速集聚一批關聯度大、產業鏈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項目,全力打造開放、創新、共享的產業園區,促進海洋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爭創國家級高新產業園區。(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佘逸)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