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向海圖強,實現海洋城市能級躍升

        日期:2022-04-11 08:49    作者:    來源:青島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是青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也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

        黨代會報告提出,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以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重點,形成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領先、海洋生態優良、海洋文化先進、海洋治理高效的顯著優勢,在全球海洋城市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如何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級?如何推動海洋經濟跨越發展?如何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審議中,代表們圍繞著這些方面,就如何“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展開熱議。

        發揮優勢補足短板守住科研“高地”

        以科技創新推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

        一直以來,青島在海洋科技方面的涉海資源集聚且豐富: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

        在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和藻類病蟲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王廣策代表看來,得天獨厚的海洋科研優勢是青島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底氣所在。要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海洋科研的“頭部”位置,就需要將目光放大到全球海洋領域,不斷補齊海洋科研基礎領域研究的短板。

        “海洋科研基礎領域研究意義重大。芯片以及我們科研中使用的海洋儀器、設備都屬于‘卡脖子’技術,也都涉及基礎學科研究以及建設。這既需要科研人員坐得住‘冷板凳’,也需要相關部門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王廣策看來,青島要不斷提升在全球海洋城市中的影響力,還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留住涉海科研人才,并在全球范圍內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使青島成為海洋科技人才的“高地”,實現海洋科技能級提升。

        以港興市、以港強市是青島堅定不移的發展戰略。黨代會報告中提到,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要以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為重點,在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永翠代表看來,這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力量。“山東省港口集團提出要建設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物流樞紐港、產城融合港、金融貿易港、郵輪文旅港為載體的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其中,智慧港口就是要通過科技創新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創建技術標準和規范,實施碼頭智能化建設和改造,持續引領港口碼頭智能化發展。”李永翠說,就在不久前,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第8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這就是得益于“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自動化橋吊一對多遠程監控系統”等全球首創技術的相繼落地。“我們將在三期碼頭建設中進行顛覆性創新,進一步提升船舶配載、作業資源調度、堆場作業和岸邊裝卸等的操作效率,讓科技創新成為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強大動力。”李永翠表示。

        強化涉海項目培育招引

        建設海洋要素集聚平臺

        目前,海洋及相關產業門類中的20個行業在青島都有布局,產值超過千億元的行業有6個。雖然經濟規模全國領先,但海洋產業特別是海洋制造業發展還沒有形成比較優勢,海洋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仍需進一步提質增效。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推動海洋經濟跨越發展,打造一批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建設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

        青島海洋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元玉代表表示,要推動海洋經濟跨越發展,就需要強化涉海項目培育和招引,努力打造帶動性強的千億級產業鏈。“我們將依托海洋科技園、海洋生物園和華潤海洋創新園等載體,加快明月特醫食谷、天一智慧紡機、海容商用冷柜、寰宇航天裝備等20個總投資220億元的大項目建設進度,確保聚大洋達康植物寡糖、盛海海藻膠囊、慈海殼寡糖項目年內投產,力促環球海洋裝備、諾克5G通信等總投資160多億元的16個產業項目新開工。同時,培育形成‘洽談儲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產達產一批’的‘雁陣式’涉海項目群,努力打造海洋生物大健康和海洋智能制造雙‘千億級’產業鏈。”

        在劉元玉看來,加速總部經濟集聚,建設海洋資源要素集聚平臺,是增強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們要服務保障好山東能源、國信互聯網科技、方亞新能源、威飛海洋裝備等21個已開工的總部項目建設;力促華為數字城市、海南誠時、四川康乾等6個落地的總部項目年內開工;加快中安芯界、深圳眾信、新加坡瑋盛等10個在談的總部項目簽約落地,全面提升獨具海洋活力特質的總部經濟集聚區品質和內涵,推動涉海人才流、資金流、服務流等資源要素加速集聚。”

        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探索“綠色”與“發展”雙贏之路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海洋生產力,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就是發展海洋生產力。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著力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打造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對此,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黨工委副書記姜霞代表有著深刻的體會:“繼去年靈山島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后,今年1月份,靈山灣又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并位列優秀案例第一名,探索了一條‘綠色’與‘發展’的雙贏之路。”

        姜霞說,為更好地推動海洋生態保護,建議加強岸線生態修復,嚴格控制海岸線的工程項目,集中整治岸線違法建設;將功能退化、集中連片的岸線列為重點修復對象,恢復、鞏固岸線的自然生態。同時,在有居民的海島,應建設海水淡化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和垃圾處理機制,減少海洋環境污染。

        近年來,海島旅游已成為旅游產業的新藍海。青島市有120處海島,開發海島旅游具備一定基礎與條件。姜霞建議,完善海島高端休閑旅游規劃與路線,進一步挖掘資源,開發具有青島特色的海島旅游產品,并配套完善陸島交通、旅游服務等基礎設施,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讓綠水青山深度轉化為金山銀山。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