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

        日期:2021-11-18 08:33    作者:    來源:光明日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曬曬咱的國之重器⑤】

        2021年10月21日,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門迎客。很多人看到,展館正門外左側有三個引人注目的“大家伙”:“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正是它們仨,見證了中國的深潛科技實力從跟跑,到并跑,再到如今領跑世界的時代跨越!

        領跑世界的跨越發生在2020年11月10日。那一天,北京時間凌晨4點50分左右,在位于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區域的海面上,中國第一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被從母船吊入深藍色的大海,開始沖擊萬米海深。

        馬里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有史以來,只有三次人類“探底”的紀錄。1962年,美國曾有兩人乘坐“的里亞斯特”號潛水器下潛此地;2012年,拍攝過《泰坦尼克號》的導演卡梅隆駕單人潛艇“深海挑戰者”號,探底深淵。2019年,美國探險家維斯科沃等兩人乘“深潛限制因子”號也曾到達海溝深處。不過,他們多是探險型的,一人或兩人下潛,短暫停留便需緊急上浮。

        而“奮斗者”號是工作型、科考型的,可以搭載三人潛入萬米海底,能夠自主巡航,進行生物礦物和地理物理等科學考察,空間大、時間長、乘員多,難度遠超類似深潛器。

        那一天,“奮斗者”號如蛟龍入海,一路下潛:1000m、3000m、5000m、7000m……顯示深度的大屏幕上,“當前深度”一長再長。

        一萬米!“嘩——”聚集在大屏幕前的海試隊員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隨后,深度數字繼續跳動:10001、10003、10100,直到10909,“奮斗者”號成功抵達海底,再次創造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我們現在三個人的狀態良好,正在開展機械手功能測試,這里的景象妙不可言……”這是來自“奮斗者”號三位深潛員的回話,這是來自萬米深淵的中國人的聲音!

        這的確是一次載入史冊的中國海試。不僅“奮斗者”號深潛成功,而且在全球首次實現了萬米洋底4K電視信號直播。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都沒做到的,我們中國人做到了!

        海洋深處充滿著神秘色彩,人類目前對深海的研究和認知,比對月球和火星的了解還要少。根據國際規則,海洋1000米深度以下叫深海,6000米深度以下叫深淵。在海洋里每下潛10米,便會增加1個大氣壓;如果深入海底10000米,那就是1000個大氣壓,相當于在指甲蓋大小的地方,壓上一部重型卡車。

        也正因此,探秘深海和深淵,是一項難度極高的科考活動,涉及設計、材料、密封、工藝、通信、安全、集成、試驗等一系列技術,每一項都是極限技術,并且必須高度安全可靠。

        逐夢深藍,一直是中國科研人員的夢想。2016年,科技部啟動“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體設計、集成與海試項目,中國科研人員準備向大洋深處進發。

        這是一次勇敢的進發,更是一次震天動地的抵達。人們忘不了成功的那一刻,科學家們眼中的熱淚。“奮斗者”號總設計師、海試總指揮葉聰感慨萬千:“我覺得不能用這五年來講中國深潛的故事,應該用二十年甚至更長一些。我國從沒有深海裝備到有深海裝備,從無人到有人,從簡單到復雜作業,這是老一輩科學家用肩膀托起來的。我們要牢記傳統又要開拓創新,所以‘奮斗者’號到達之處遠遠不是終點,應該說,我們剛剛打開了海洋的一道門縫……”

        ??(本報記者 袁于飛)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