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17日訊 12月16日上午,青島藍谷管理局召開產業事業部工作動員大會,標志著海洋技術裝備產業、眾創服務產業、高端服務產業、信息產業、海洋生物產業、金融產業6個產業事業部正式組建并開始運轉。這是青島藍谷以青島市功能區改革為契機,不斷深化改革,以市場化、平臺化、生態化思維創新“雙招雙引”體制機制的又一新舉措。由此,青島藍谷構建起產業事業部作為“一線作戰部隊”、管理局局屬各工作部作為“戰略支援部隊”的“兩線作戰體系”,全力推動區域產業集聚發展加速邁向新高度。
在啟動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后,青島藍谷進行了“瘦身”“強體”,設置了綜合部、黨群工作部、經濟發展和投資促進部等8個工作部,在此基礎上,藍谷又充分借鑒企業管理經驗,依托平臺公司,在公司內部組建海洋技術裝備產業事業部等6個產業事業部。目前,6個產業事業部首批30名工作人員已正式到位,他們將在產業政策、招引目標、平臺打造、園區建設等各個方面“掛圖作戰”,明確“雙招雙引”攻堅目標時限。
據悉,藍谷這6個產業事業部明確了“3+3”(3個主導產業+3個服務產業)產業發展方向,按照“六個一”(一支專業隊伍、一個產業聯盟、一個專業孵化器、一個專業產業園區、一支專業基金、一項專業政策)的標準配備“武器彈藥”,將事業部打造成“雙招雙引”的“一線作戰部隊”,作為政府與市場的接口和引入專業化人才的平臺,把招商引資變成產業組織的手段,形成產業事業部作為“一線作戰部隊”、管理局8個局屬工作部作為“戰略支援部隊”的“雙招雙引”“兩線作戰體系”。
“產業事業部工作動員大會也是管理局全面發起海洋攻勢和‘雙招雙引’攻勢的一次總動員,吹響了‘沖鋒號’,青島藍谷將以功能區改革為契機,不斷深化改革,將藍谷打造成為青島改革發展的先行區、創新的示范區、轉型的引領區。”青島藍谷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肖焰恒介紹,6個產業事業部就是六個小平臺,各有各的產業定位,各自形成自己的產業集群;6個產業事業部也是一個大平臺,協同發展,形成了藍谷特色的大產業集群。
肖焰恒說,新成立的產業事業部將發揮三個“雙招雙引”優勢:首先將提高區域生產效率,大量企業的集聚,加深區域生產的分工和協作,帶來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其次將產生滾雪球式的集聚效應,產業集群的雛形一旦形成,將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向該集群聚集;第三是促進集群內新企業的快速衍生與成長,在吸引相關企業集聚的同時,還吸引來相應的研發服務機構及專業人才,新企業在此發展,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業。
改革才能出活力。時下,青島藍谷正加速“雙招雙引”理念轉型。一是由招商引資向產業組織轉型。藍谷將把招商引資變成產業組織的手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打造價值鏈,建立扁平化決策、開放式運行的工作機制。二是由政策優惠向環境優化轉型。從拼政策、拼底線向全面提升服務創新創業環境上轉型,優化產業生態。三是由招引項目為主向招引平臺為主轉型。改變政府部門決策引進項目的傳統做法,依靠最專業的市場主體、平臺公司和投資機構,借助市場和資本力量判斷項目,構建起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建設、專業公司招商運營、高端咨詢機構評估、風險投資跟進的“雙招雙引”新模式。由以往的與單個項目合作全面轉向與大的市場平臺合作,全面提升落地項目質量和層次。
據悉,除組建產業事業部,藍谷平臺公司市場化改革也正在同步推進。此項改革著眼于做大做強主體運營公司,把平臺公司打造成藍谷建設發展的市場主體,把開發建設、產業招商、投資促進、資本運營等職能都交由平臺公司承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聚力打造藍谷城市建設運營商和產業發展服務商,構建“1+4”(1家國有資本投資與運營公司,4家主業明晰的業務子集團)的國資總體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