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青島:“海洋攻勢”逐浪高

        日期:2019-12-09 11:04    作者:    來源:中國海洋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今年4月14日,青島“海洋攻勢”作戰方案公開答辯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放大海洋優勢的共識,在這場“頭腦風暴”中達成。圍繞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海洋科技創新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海洋港口提質增效、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滋養海洋文化根脈6個方面展開的“海洋攻勢”全面發起。

        青島發起“海洋攻勢”,旨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海洋名城,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海洋產業投資增速快

        2月,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洋活力區開工奠基。8月,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設立,自貿區青島片區就位于西海岸新區。

        在青島各個區幾乎都有海洋大項目落地。在即墨田橫島,總投資150億元的國家航海產業園項目進展順利;由青島國信集團所屬海洋產業基金、中船工業集團、藍糧公司共同實施的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規劃建設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可為我國“深藍漁業”建設提供重大裝備支撐與產業示范。

        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市海洋領域新簽約項目62個,涉及海洋科技產業園區或孵化器建設、海洋設備制造、海洋生物制品、漁業及水產品加工、航運物流、新能源新材料、涉海服務業等多個領域,總投資約1208億元,海洋產業投資額同比增長31%,高于全市投資增速15.7個百分點。

        “為了精準服務企業需求,我們實地走訪了93家企業,召開了50多場座談會。”青島市海洋發展局負責人表示,“海洋攻勢”的重點是聚力大項目建設、聚焦產業鏈再造、聚合專業化平臺。圍繞海洋生物制品、海洋醫藥、海洋裝備制造、海洋電子信息、海水綜合利用、現代海洋漁業6大產業集群,青島正全力推進總投資4434億元的180個涉海重點建設項目。

        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高

        11月,由中國海洋大學、上海藥物研究所和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抗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獲批上市。青島“藍色藥庫”正在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的海洋生物醫藥協同創新平臺。

        當月,關于“藍色藥庫”開發計劃的全國專家評審會在青島召開。十幾個從國內外創新資源中篩選出的抗腫瘤、抗病毒、治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新藥項目進入首批重點開發評審序列,將依托青島研究院的創新機制,走上產業化之路。“這意味著中國‘藍色藥庫’開發計劃正式付諸實施。”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說。

        今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共建海外研發中心,匯聚全球高端創新要素;青島科海生物公司與高校院所合作,深加工海洋微藻,其膠原蛋白肽項目剛落成達產就接到了一份價值1.6億元的訂單;中國海洋大學與華為公司牽手,匯聚青島和深圳的資源,圍繞海洋、芯片、創新藥等,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多方位合作;被譽為“海洋科創大腦”的青島藍谷已初步形成從研發到成果孵化,再到技術交易的海洋科技創新生態圈。

        據統計,今年青島有28家單位獲批省級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至10月完成涉海技術交易557項,合同成交額14億元,同比增長98%。

        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好

        今年以來,青島致力打造“水清、灘凈、岸綠、灣美、島麗”的美麗海洋,開展了“藍色海灣”岸線整治、“退養還海”養殖清理、“南紅北柳”濕地修復、“生態島礁”海島保護四大工程。

        打好滸苔災害“阻擊戰”。今年青島海域滸苔覆蓋面積為去年的6倍。全市相關部門加強海上攔截、打撈,以最快速度進行岸上清理,實現了滸苔到岸量的控制目標。

        打好海域管控“攻堅戰”。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青島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申請受理,集中處理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取消和核減填海項目23個,減少填海面積388公頃。全面組織違法圍填海案件整改,強制拆除非法占海設施22處。

        打好岸線整治“陣地戰”。以“把最好的岸線還給自然,把最美的海景留給市民”為方向,今年,青島爭取到國家支持資金2.54億元,完成了大公島整治修復示范項目;累計整治修復岸線110公里,自然岸線保有率實現了不低于40%的目標。

        打好膠州灣守護“保衛戰”。今年,青島著力實施陸海統籌、河海共治、綜合治理,膠州灣優良水質面積達到73.7%,比5年前提高了16.3個百分點,灣區生物多樣性得以有效恢復。

        今年,青島共建設生態型海洋牧場20個,其中10個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近海放流魚蝦15.6億單位,創歷年新高。

        對外合作交流成績優

        11月28日,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該碼頭集合了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5G+自動化技術等6項頂尖科技。

        以海為媒,青島深化海洋對外合作交流,“朋友圈”不斷擴大。為加快構建深度對話合作平臺,今年,青島組織舉辦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10月,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召開,來自十余個國家的400多家投融資機構、企業進行了“一對一”洽談;11月,第19屆“藍洽會”拉開帷幕,“藍洽會”迄今已為青島吸引了800多名高層次人才;10月25日,“海洋·發展”大會在青島召開,國內外海洋高端人才匯聚青島研討海洋發展。

        截至目前,青島已與60多個國家開展了海洋合作交流。未來,青島將進一步發揮處于“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優勢,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全力建設好上合示范區,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負責人信心滿滿:經過4年攻堅,“海洋攻勢”將取得突破性進展:海洋產業發展量質齊升、海洋科技創新國際領先、海洋港口躋身世界一流、海洋生態持續優化、海洋文化全面振興。力爭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超31%,海洋新興產業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6%。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