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部南海局聯合召開專題座談會,圍繞廣東全面建設海洋強省等議題展開交流。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陳光榮表示,省廳將從4方面加快推動海洋強省建設:一是加大海洋領域對外開放力度,全力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藍色灣區。二是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發展海洋電子信息等海洋六大產業,打造千億元級、萬億元級海洋產業集群,建設現代化沿海經濟帶。三是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為契機,扎實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著力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性和共性技術,搶占海洋開發戰略制高點。四是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為抓手,實施自然岸線保護修復、魅力海灘打造、海堤生態化、濱海濕地恢復、美麗海灣建設五大工程,嚴格圍填海管控,構筑人海和諧的藍色生態屏障。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黨委書記雷波表示,下一步,南海局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做好海洋基礎數據資源共享、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監管、海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海洋防災減災等工作基礎上,主動配合好廣東省自然資源工作,助力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海洋強省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會上,來自廣東省知名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的專家、學者紛紛為廣東全面建設海洋強省建言獻策。
陳大可院士建議,應加強海工裝備產業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支持攻克海工裝備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加強海底定位和水下通信技術研發,創新海洋科技人才引進培育支持機制,不斷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頂尖創新團隊。
林浩然院士建議,廣東應組建省委海洋發展委員會,建立健全建設海洋強省的體制機制。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著力打造海洋產業集群。推動海洋科技創新,提升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漁業走向“深藍”,打造漁工結合、漁游結合的“海上糧倉”。
張偲院士建議,一要重視科技創新,實現源頭創新,打破技術壁壘。二要重視生態優先,特別要注重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生態保護。三要重視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四要重視重大科技平臺建設,建好南方海洋科學廣東省實驗室,盡快啟動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并把國家實驗室和省實驗室進行有機結合。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