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山東省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獲悉,針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山東部署實施九大重點工程,以加快形成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
九大重點工程包括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海岸帶保護修復、應急救援中心建設、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等,分為基礎性、修復性、防御性、應急保障性工程4個方面。
會議指出,山東洪澇、臺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種類多,幾乎每年都有重大自然災害襲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時有發生。去年,臺風“摩羯”“溫比亞”造成濰坊等市發生嚴重洪澇災害。與嚴峻的自然災害形勢相比,全省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合力尚未形成。下一步,要摸清地質、海洋、森林火災等各類災害致災信息和地形地貌、河網水系、區域環境等孕災信息,查清各類受災害影響和威脅的承災體底數,查明區域綜合抗災減災能力,為編制以縣為單位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圖和綜合防治區劃圖探索路徑。
據了解,今年6月20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建立省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全省自然災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