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丹東雜色蛤人工繁育成功

        日期:2019-06-28 10:51    作者:    來源:中國漁業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5月7日,遼寧丹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來到黃海大鹿島附近海域,對丹東市漁業發展服務中心(原丹東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雜色蛤人工繁育與中間育成技術研究項目進行現場驗收。在現場,筆者看到,驗收專家在13公頃放養區域里隨機選取3個點進行取樣、檢測,最后經合議,該項目各項指標均達到驗收標準,通過項目驗收。

        “雜色蛤人工繁育與中間育成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為解決丹東地區雜色蛤苗種來源問題找到了突破口。”項目組長、漁業發展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任福海興奮地說。丹東雜色蛤苗種人工繁育與中間育成獲得成功,打破了丹東地區20多年來雜色蛤苗種一直依賴南方市場的局面,為當地大規模開展雜色蛤繁育生產打下了基礎,對保護當地土著品種、恢復自然資源、改善近海水域水質和生態環境也具有重要意義。

        丹東擁有淺海7萬多公頃,環境條件適合經濟貝類的大規模養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丹東雜色蛤養殖模式主要以灘涂養殖為主,面積小、產量低,苗種靠天然繁殖。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大面積推進灘涂、淺海和港灣底播雜色蛤養殖,養殖面積迅速增加。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東港雜色蛤除暢銷山東、浙江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日、韓等國。目前,雜色蛤增養殖苗種主要來自福建、浙江、廣西等地,年購進雜色蛤苗種的花銷高達20億元以上。

        丹東雜色蛤苗種長期依賴南方,主要受本地水質條件較復雜、大規模培育貝類攝食單胞藻比較困難等因素限制,雖然多年前水產技術部門有過人工繁育苗種的嘗試,但由于繁育成本較高,最后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

        去年4月初,丹東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雜色蛤人工繁育與中間育成技術研究項目組在繁育基地引進單胞藻種,進行餌料培養。2018年5月9日至6月30日,項目組分別從黃海北部自然海區采集殼長3.5厘米至4.5厘米雜色蛤種貝6批,共2000公斤,進行人工催產。經過項目組工作人員的精心培育,雜色蛤稚貝一天天長大。同年9月,這些稚貝被分3批投放到大鹿島附近海域灘涂,投放雜色蛤稚貝規格為1毫米至3毫米,共22億粒。

        在驗收現場,筆者看到經過六七個月的室外生長,稚貝長勢喜人。經專家現場測量,雜色蛤稚貝平均殼長5.6毫米,其中最大的10.6毫米,最小的3毫米。經現場統計,灘涂中間育成雜色蛤稚貝總數為7.04億粒,預計到明年9月,這些稚貝可以長成上市。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