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首屆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辦

        日期:2018-11-27 15:22    作者:    來源:中國漁業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本報訊 11月20日,以“轉型升級、質量安全、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18首屆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辦。此次論壇是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中國水產學會聯合指導下,由中國水產學會漁藥專業委員會、廣州利洋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論壇開幕式上,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副站長劉忠松指出,水產動保作為水產養殖業的重要投入品,其有效成分、使用劑量、使用方法和使用頻度都關系水產養殖業的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和質量安全,水產動保的安全使用對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水產動保還存在諸如生產準入門檻低,管理尚不完善,產品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人類公共衛生安全缺少風險評估等問題。加快標準制修訂、科學設定安全性評估指標等是當務之急,推進行業自律、企業自控、社會監督也是必要手段。

        論壇上,中科院院士桂建芳、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研究員王玉堂、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謝駿、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黃志斌、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汪開毓、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家好分別以《漁業綠色發展》《中國水產動保發展現狀與趨勢》《池塘環境的生態位防控技術》《國際水產動保發展趨勢》《水產天然植物抗蟲藥物的研發路徑》《水產動保開發與應用》為題做主題報告。有7家動保企業代表在論壇上發言交流。

        桂建芳指出,魚類病害特別是病毒病已成為水產養殖發展的制約因素,但目前尚無有效地病害防控策略,主要原因是我們對魚和水產動物的免疫機理還不清楚。根據研究,水生動物病毒與其宿主細胞相互作用主要涉及皮膚免疫、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由于獲得性免疫在魚類及水產動物中相對薄弱,天然免疫更受關注。

        桂建芳認為,生態優先和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已促使水產養殖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水產養殖模式變革的核心是從“濫捕濫養”到“綠色發展”的轉變,關鍵變化有兩點:一是朝集約化,即設施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通過關鍵技術及其技術集成減少養殖過程中的餌料損失和減少用藥等,減輕藥物殘留和富營養化對水環境質量與負載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朝生態化和有機化方向發展,如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減少面源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生產出更多質量安全的稻米和水產品。

        在論壇上,北京鑫洋水產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漁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西康派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無錫中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無錫漁愉魚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九州神農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漁美康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精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水產動保企業共同簽訂《動保企業聯盟成立倡議書》,倡議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全面落實水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法律義務。

        論壇由中國水產學會漁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朝暉主持開幕儀式,部分省市水產技術推廣部門、部分中國水產學會分支機構負責人、有關專家、水產動保企業和養殖企業代表、媒體嘉賓參加。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