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天津市提速船海業發展

        日期:2018-10-19 09:55    作者:    來源:中國漁業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規模將在2020年達170億元

        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其發展是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在前不久出臺的《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規模將達170億元。屆時,天津市將成為國內重要的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基地之一。

        業內專家表示,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對于提升天津市裝備制造業水平、支撐天津市海洋經濟發展、建設海洋強市具有重要意義。天津市應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在穩固現有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研發體系和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制造過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促進海洋經濟和海洋生態環境綠色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核心競爭力。

        打破“魔咒”謀發展

        天津是我國近代船舶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現已初步形成以臨港經濟區為核心的造修船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聚集區,聚集了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等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龍頭企業,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等4家國家級專業海洋科研機構以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天津大學海洋學院等十余家涉海研究院所和高校。雖然已掌握深海自主探測技術、海洋立體觀測監測等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并在一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但是,受國際船舶市場持續深度調整和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天津市在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方面仍然難逃“交船難”“接單難”“融資難”三大“魔咒”,同時還存在建造周期較長、生產成本高、資金回籠較慢等短板,企業運營資金壓力大。

        為更好地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助力裝備制造業水平提升以及海洋經濟發展,打造海洋強市,《行動方案》指出,天津市應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落實《中國制造2025》總體戰略部署,發揮港口、區位條件和濱海新區優勢,將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打造成其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重要產業;堅持特色發展、創新發展、智能發展以及綠色發展,推動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產業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產業集群效應不斷提高。

        打造標志產品

        根據《行動方案》,天津市將圍繞推動產業聚集發展、健全產業創新體系、推動產業智能制造發展、推動高端產品發展四方面展開具體工作,并在金融、人才、營造發展環境等諸多方面提供保障措施;力爭在2020年培育1家~2家海洋工程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和總承包商,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標志性產品,實現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規模快速增長,達到170億元。

        其中,在推動產業聚集發展方面,加快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海洋局天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推進臨港經濟區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等產業聚集區發展,打造天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深海油氣核心模塊制造基地、自升式和半潛式鉆井平臺基地、海工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基地、新港船舶重工海工裝備制造基地、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化基地六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地。在健全產業創新體系方面,積極拓展多產業間的融合、聯動發展模式,努力促進系列優勢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搭建包括創新合作平臺、研發設計平臺、新型海水淡化裝備創新孵化平臺、海洋工程裝備智能信息服務平臺等多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創新平臺。在推動產業智能制造發展方面,以提升質量、效率和效益為核心,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應用為主線,以數字化工藝設計和工藝數據庫建設為支撐,以船舶中間產品智能制造為突破口,推動船舶建造精益化管理、生產過程數字化控制、關鍵工序智能化作業以及機器人焊接技術應用,以更好地推進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制造、管理的智能化。在推動高端產品發展方面,利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礎,提升設計能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建造。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