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和醫療水平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預計到2050年,地球將擁有97億人口,食品消費量將比現在增加69%。消費量持續攀升和傳統能源日趨緊缺,普通農業不再能夠支撐如此龐大的食物需求,人類需要重新尋找食物來源,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洋,探尋與發展海洋新能源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而其中,生物總量相當于人類數量兩倍的南極磷蝦正在受到全球關注。在日前舉辦的首屆中國營養與特殊食品發展論壇上,有專家表示,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來自清潔海域、富含磷脂型n-3不飽和脂肪酸的磷蝦油,產業前景可期。
消費市場前景巨大
“我們的地球70%被海洋覆蓋,然而目前只有2%的食品消費來自于海洋。”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營養與特殊食品專業委員會磷蝦油學部主任、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童安睿在介紹磷蝦油國內外市場情況時說,南極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的小型海洋浮游甲殼類動物,據估計其生物量約為6.5億噸~10億噸,每年可捕獲量約為0.6億噸~1.0億噸。由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A,尤其含有多數人群缺乏但又具有重要生理
功能的n-3必需脂肪酸,且長期處于寒冷、無污染的南極水域,被認為具有產生特殊生物活性物質的潛力,南極磷蝦因此成為近年來食品、醫學和藥學等學科的研究熱點之一。二十世紀80年代起,南極磷蝦以罐裝、冷凍、飼料級干粉的形式進入市場。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重視,南極磷蝦油逐漸走俏國際市場。
2015年,全球磷蝦油市場價值約3億美元,并將在2015年~2022年以年復合增長率12.9%的增速增長,到2022年其市場價值將達到7.03億美元。有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現在,磷蝦油最大的市場是美國與澳大利亞。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n-3脂肪酸的需求擴張,業界預測中國將成為磷蝦油未來的最大市場。
磷蝦油在市場形成“溢出效應”
據介紹,不同于其他n-3產品,磷蝦油天然富含EPA和DHA,同時擁有膽堿、磷脂和蝦青素,且沒有傳統魚油制品的“魚腥味”,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原料。磷蝦油市場在美國和澳洲的繁榮發展,正在亞洲市場形成“溢出效應”。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分析顯示,到2022年,76%的中國城市人口將成為中產階級,當這些消費者持續擁有更高的可支配
收入時,他們的生活方式會發生改變。除了傳統的中草藥、針灸等以外,健康補充劑將在中國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2009年,中國把“南極磷蝦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中國企業開始在南極進行探捕;2013年,中國國家衛計委(現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磷蝦油作為新食品原料,磷蝦油產品開始逐漸進入市場受到關注。
童安睿表示,磷蝦油的產業很獨特,行業不大但門檻很高,要生產出高品質的磷蝦油與高品質原料、尖端技術、現代化設備都有很大關系。中國是磷蝦油生產企業最多的國家,當前中國政府給予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很大。磷蝦油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是上游捕撈環節,目前中國和挪威是磷蝦捕撈船只和捕撈磷蝦數量最多的國家。
普通食品已使用磷蝦油
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公司最早在中國申請磷蝦油為新資源食品,并在2013年得到批準。“美國藥典委員會已經有了磷蝦油相關標準,歐盟也批準了磷蝦油為新資源食品。國內外標準相繼發布,有助于磷蝦油市場推廣。”童安睿表示。
磷蝦油獨特的營養成分和功能性引起了不少廠家的關注,一些企業開始大力宣傳其對人體的健康益處,有的甚至將其列為“保健食品”。然而,國家衛計委2013年第16號公告指出,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磷蝦油來源于南極磷蝦,經水洗、破碎、提取、濃縮、過濾等步驟制得,食用量不超過每日3克,并規定產品標簽、說明書中應當標注不適宜人群。國家食藥監總局2015年11月發布磷蝦油消費提示指出,磷蝦油是國家衛計委2013年批準的新食品原料,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截至目前,國家食藥監總局未批準過含磷蝦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磷蝦油作為新資源食品原料,目前已經開始應用在普通食品中,如軟糖、固體飲料等;一些企業也正在申報含有磷蝦油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審批需要多種試驗的數據支持,我們也期待磷蝦油保健食品盡早獲批。”童安睿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