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圍繞新時代海洋工作“一個定位、三個聚焦、五大體系、八個方面調整改革”的總體思路,進一步聚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海洋管理,全面提升綜合能力。
著力支撐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改革攻堅。進一步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基礎理論研究,深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決策支撐;研究建立“灣長制”制度框架和標準體系,開展“灣長制”與“河長制”制度銜接研究;深化海岸帶綜合管理和關鍵技術研究;著力支撐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陸源入海污染源在線監控和分類監管;支撐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制度實施;強化近岸海域水質狀況考核技術支撐;加強海洋傾廢和海洋工程管理政策、規劃和技術研究。
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業務組織和引領。加強全國監測業務體系建設與管理,推進地方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與國家系統對接;強化海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做好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監測防治工作的技術引領和管理支撐,積極參與全球海洋垃圾污染治理;組織環渤海優勢科研業務單位形成科技支撐合力,深入開展渤海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調查研究和決策支撐;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整治修復技術支撐,深化重大海洋生態工程實施的支撐技術研究;引領海洋環境監測和減災防災技術發展。
深化拓展海洋資源管理政策與技術支撐。進一步提升海洋資源管理政策支撐效能,推進海域權屬管理研究向海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研究的轉變、海洋功能區劃規劃研究向海域空間用途管制研究的深化、海域有償使用研究向海洋生態補償和損害賠償研究的拓展;開展新一輪海洋功能區劃編制、生態用海管理以及渤海等重點區域行業用海管理政策研究;深化海岸線、海域使用疑點疑區、區域用海規劃的遙感監測及成果應用,推進海域動態監視監測業務發展;深化海島基本要素監視監測評價,加強海島管理配套政策和技術支撐;強化海岸帶規劃關鍵技術研究,做好國家和省級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的技術支撐。
推進重大科研項目實施與社會服務轉型發展。開展監測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精心組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的實施;統籌監測中心極地大洋科研業務工作和力量部署,積極參與極地大洋生態環境業務化監測和科研調查總體布局的頂層設計;加強生態管海、生態用海、圍填海管控、海域整治修復等國家相關政策的研究和綜合分析評估,穩步拓展為沿海各級海洋主管部門及各類用海主體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