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月16日,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在濟南市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部署,總結2017年及過去五年工作,分析形勢,部署2018年重點工作。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出席會議并講話。副廳長宋繼寶主持會議。副廳長姜清春、崔鳳友、張建東,副巡視員王仁堂,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總隊長辛榮民出席會議。
預計2017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1.4萬億元,同比增長8%,約占全省GDP的19.9%;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924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遠洋漁業產量、產值分別達到43.9萬噸、53億元,實力從第四位躍居全國首位;全省漁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
會議提出,2018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海洋與漁業工作總的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聚焦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態建設、漁區振興戰略三大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創優勢、增動能,全力開啟建設海洋強省新征程。
在工作思路上,一要聚焦海洋強省建設,譜寫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山東篇章。注重海洋重大問題研究,注重海洋產業指導,注重統籌協調服務。二要聚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生態山東構筑“藍色屏障”。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考核,維護海洋環境質量安全,堅守海洋生態保護底線。三要聚焦漁區振興戰略,努力實現漁業強、漁區美、漁民富。把建設“海上糧倉”作為漁區振興的總抓手,把綠色生態作為漁區振興的產業發展方向,把現代漁業園區和漁港經濟區作為漁區振興的重要載體,把漁民增收和精準脫貧作為漁區振興的根本目標。
會議提出,將2018年作為全省海洋與漁業“發展轉換年”,實現從發展意識、視野到發展動力、任務、模式、方式、配套服務等全方位的轉換,推動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服務海洋強省戰略。要盡快摸清海洋經濟底數和實情,落實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重大舉措,實施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補貼制度。
二是推進海洋利用模式轉換,著力實施海域生態化利用。加快傳統分散粗放利用向集中集約利用轉換,不斷提高海洋資源利用效率。強化圍填海管控政策、海域資源利用效率、海洋區劃規劃建設。
三是推進海洋發展理念轉換,著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要轉變傳統重開發、輕保護的舊觀念,樹立人與海洋和諧共生新理念,實現海洋綠色可持續發展。提升生態海洋建設水平,提升海洋環境監管能力,提升海洋預報減災能力。
四是推進漁業資源利用方式轉換,著力建設特色海洋牧場。實施新一輪海洋牧場建設3年計劃,實施休閑海釣示范基地管理運行改革,實施海洋牧場產品質量提升工程。
五是推進漁業發展方式轉換,著力發展綠色生態漁業。要加快漁業發展由注重產量增長轉到更加注重質量效益上來,推進漁業發展綠色產業、提供綠色產品、營造綠色環境。加快編制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全面整治漁業水域養殖污染,努力打造現代漁業園區升級版,深入實施“放魚養水”工程,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六是推進產業發展內涵轉換,著力強化科技創新服務。協調推進平臺與標準建設、科技創新與服務、海洋與漁業信息化建設。
七是推進工作視野轉換,著力服務促進對外開放。穩步發展海外漁業,加快建設東亞海洋合作平臺。
八是推進管理方式轉換,著力提升依法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法制意識,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加強漁船管控,加強海洋牧場平臺管理,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強化海洋執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