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黃海冷水魚養殖效益前景可觀

        日期:2017-11-22 00:00    作者:    來源:中國漁業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世界上離岸海水養殖最成功當屬挪威大西洋鮭(三文魚)養殖,其產量為130多萬噸,而我國十余種海水魚類養殖總產量僅130多萬噸/年。據統計,2014年我國僅從挪威和智利進口鮮、冷凍大西洋鮭2.5萬噸,價值1.96億美元,可見,我國存在巨大的優質海水養殖魚產品缺口。

        早在“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洋大學董雙林教授等團隊就開始謀劃利用黃海冷水團資源養殖優質鮭鱒魚類,建設黃海冷水團國家離岸海水養殖試驗區,并開始了一系列黃海冷水團鮭鱒養殖技術探索。初步估算,在環境容量允許的條件下,黃海冷水團中國一側海域可支撐千億元產值的冷水魚養殖。日前,筆者采訪了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科技創新項目負責人董雙林教授,了解黃海冷水團如何開展養殖以及該項目的進展和發展前景。

        筆者:您認為制約我國優質魚類養殖業發展瓶頸有哪些?

        董雙林:我國一些海水魚類陸基養殖病害頻發,加之一些不法養殖者用藥不規范,嚴重打擊了消費者對海水養殖魚類的消費信心,致使產品售價普遍偏低,影響了海水魚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北方海域位于北溫帶,夏季海域上層水溫高于22℃,不適合常規模式養殖優質低溫海水魚類。

        目前制約我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魚類的瓶頸主要是養殖種類和裝備。目前世界上海水養殖最成功的鮭鱒魚類當屬三文魚。三文魚屬冷水魚類,適合生長在16℃~18℃水域中。長期以來,我國因缺乏適合三文魚常年生長的低溫海域,只能望洋興嘆。現在,我們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筆者:請您介紹一下黃海冷水團

        董雙林:我國黃海存在一個巨大的冷水團,水質條件好,具有創建優質冷水魚養殖條件。黃海冷水團位于黃海中部洼地的深層和底部,只存在夏秋季。黃海冷水團獨特之處在于:一是夏季底層水溫在4.6℃~9.3℃,可用來養殖海水冷水魚類;二是通常海洋溫躍層位于海面以下100米~200米,而黃海冷水團海域的溫躍層卻位于20米~30米,這使得在原位利用該低溫海水開展水產養殖成為可能;三是多年調查表明,黃海冷水團近底層水的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其他水質指標也符合養殖冷水魚類的水質標準;四是黃海冷水團面積有13萬平方公里左右,約占黃海海域1/3,其體積約5000億方。

        據初步估算,在環境容量允許條件下,黃海冷水團中國一側海域可以支撐千億元產值的冷水魚養殖,產業鏈經濟效益可達數千億元。

        筆者:該項目總體規劃是什么?創新點在哪里?

        董雙林:該項目采用海陸接力、企業帶農戶養殖模式:一是制種和受精卵孵化在山東日照水庫冷水魚繁育中心進行,待魚苗馴化攝食顆粒飼料后,運至內地魚種培育基地進行養殖。二是魚種培育基地建在沂蒙山區的臨朐、郯城、泗水、博山等縣(后期會發展到鴨綠江流域、太行山、大別山區域),采用“企業帶農戶”模式,企業無償為農戶提供苗種,經過半年多的養殖,魚苗長成150克左右魚種后,企業再按稍高于市場價回收符合標準的魚種。三是收購的魚種運到日照嵐山的海水馴養基地,通過逐漸增加鹽度,調節光照,將魚種逐漸馴養至海水中。四是待海水表層溫度下降至18℃以下后,將海水馴養好的魚種運至日照以東100多海里的黃海冷水團海域進行養殖,養殖一年半后,規格即可達到4公斤~5公斤,捕撈后可作為海水養殖三文魚商品銷售到全國各地。

        該項目的主要意義在于構建海陸接力養殖模式,首創溫暖海域冷水魚類規模化離岸養殖模式,創建遠海養殖工船、綠色能源投餌平臺、大型智能養殖網箱、加工運輸輔助生產平臺等深遠海養殖裝備體系,助力我國水產養殖業向深遠海發展,引領我國海水魚類養殖走向創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企業帶農戶機制,建立沿海企業與內陸苗種供應農戶的聯系,既開發了內陸貧困山區的冷水資源,又實現了精準扶貧;貫通上下游產業,創建養殖裝備、綠色能源設備、育種、飼料加工、疫苗生產、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物聯網等產業鏈集群,催生數千億元效益的遠海冷水魚產業和海洋經濟新增長點。

        筆者:目前黃海冷水團魚類養殖模式研發項目取得了哪些進展?

        董雙林:中國海洋大學已組建跨學科團隊,與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單位組成了協同創新團隊,啟動實施遠海冷水魚養殖創新工程;對日照東部的黃海冷水團溫度、溶解氧、底質狀況進行了精細調查,并確定了試養海域范圍;日照嵐山冷水魚馴養基地已由澳洲柏濤公司設計院完成設計正在建設中;日照水庫鮭鱒苗種繁育中心一期建成并投入運行,2016年繁育10萬尾硬頭鱒和虹鱒及少量大西洋鮭魚種已過度至海水,2017年5月運送到100多海里外的海區落戶黃海冷水團;2017年購進的60萬鮭鱒魚受精卵完成孵化,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與臨沂、臨朐等地的農戶簽訂了“企業帶農戶”合作協議,構建了海陸接力養殖模式;2017年7月底,在黃海冷水團試養的魚類已潛入海面下20米的冷水團,深水投餌順利實施,表明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冷水魚類的技術路線驗證完成并獲得成功。2017年9月,與武船重工合作,5萬立方米容量的深藍1號大型智能網箱已經開始建設。

        筆者:開發冷水團資源進行養殖的難點在哪里?

        董雙林:這要從近期和遠期兩個階段講。近期的難點主要是裝備和養殖模式。為了避免夏季高溫,預防100浬外黃冷水團海域游弋的巨大鯊魚的攻擊和抵御強風巨浪,我們必須有合適的養殖裝備。中國海洋大學、武船重工和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正在聯合設計生產夏季可沉降到冷水團的大型智能網箱——“深藍1號”和“深藍2號”,預計明年1月和3月下水。該網箱具有防鯊功能,容積5萬立方,生產能力可達到1500噸。另外一個難點是如何建立陸海接力、平穩供應市場的養殖模式。遠期難點主要是疫苗、制種和環境保障系統建設。

        筆者:目前還需要對接哪方面資源?

        董雙林:目前我們正在著手對接三方面的資源。一是金融企業。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是一個宏大事業,單靠一兩家企業是無法實施的。中國海洋大學和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正在與幾家金融、投資企業商談如何合作進行規模化生產事宜。二是與產業鏈相關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建立產業創新聯盟。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是一個新業態,涉及制種、飼料、疫苗、養殖裝備、加工、物流、物聯網、旅游等產業,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可形成一個三產融合的新業態。產業創新聯盟就是要促成該產業集群規范、協調、健康發展。三是建立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智囊團,指導產業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筆者:養殖的三文魚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具備哪些優勢?

        董雙林:在初始階段,我們所養的三文魚主要面對國內市場,因為我國的三文魚市場售價在國際上相對較高,只有到我們的生產量足夠大時才會考慮出口外銷。在我國市場上,較比國外產品,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新鮮、清潔、物流成本低,達到一定生產規模后還會具有成本優勢。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