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北戴河將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日期:2017-11-14 00:00    作者:    來源:中國漁業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面對人口增長、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短缺的嚴峻挑戰,如何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重大命題,建設海洋牧場示范區顯得十分必要。

        2016年,農業部公布的第二批2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名單中,北戴河海域海洋牧場示范區(以下簡稱:北戴河海洋牧場)名列其中,該海洋牧場為恢復和增加漁業資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并且推動了水產養殖與生態修復、資源保護共同發展。

        北戴河海洋牧場為秦皇島市漁業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基礎條件最好的水域,適宜以人工魚礁投放、苗種增殖和藻類移植為主要內容的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這里也是秦皇島市公益性投礁規模最大、礁體類型最先進和最齊全的示范區。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該海域通過投放人工魚礁開展巖礁海參和梭子蟹養殖,經濟效益可觀。同時,大大降低了北戴河海域沿岸捕撈強度,減緩了漁業資源衰減,維護和改善了周邊海洋生態環境。

        2012年1月,為進一步改善北戴河沿岸海水質量,修復受損海底底質,降低捕撈強度,保護和增殖重要水產種質資源,北戴河海洋牧場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據了解,該項目建設由政府投資,屬公益性生態保護型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地點位于北戴河金山嘴西南海域,項目海域距離岸邊5海里~8海里,沙礫底質,水深9米~11米,最大透明度6米,適合投放人工魚礁、建設海洋牧場。

        北戴河海洋牧場規劃建設總面積650公頃,已建規模218公頃,累計投礁18.46萬空立方米。投放的魚礁礁體主要為具有多孔、多面等構造特征的HTR-8型(金字塔型礁體)、ZFT-1.5B型(正方體型)和XTJ-1.6型(星體型)三種構件礁體和部分石塊礁。

        多年來,礁區連續增殖投放梭子蟹、海參、雜色蛤、魁蚶等海珍品及牙鲆等多種底棲巖礁性魚類。目前,與人工魚礁建設配套開展的水生物種增殖種類和數量為底播海參苗97.3萬頭,底播雜色蛤及魁蚶3076萬粒,增殖牙鲆等魚類2600萬尾,梭子蟹144萬粒,先后移植龍須菜和馬尾藻等大型藻場16.5公頃。

        “經過北戴河海洋牧場的建設,目前海洋生態環境得以修復,重要水產物種顯著增加,漁業資源持續衰退勢頭被有效遏制,逐步恢復了海域生物多樣性,北戴河近岸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秦皇島市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處處長曹現鋒告訴筆者。

        該海洋牧場合理的礁區布局和礁群構成,為各類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產卵、育肥和索餌場所。據周邊漁民反映,在示范區相鄰海域,海參、梭子蟹和魁蚶等傳統優勢水產品種數量逐年增加,捕撈到的漁獲物數量、種類、個頭明顯高于其他海域。

        此外,北戴河海洋牧場還帶動了海上觀光和休閑漁業發展,在游客享受垂釣、觀光樂趣的同時,還品嘗到現代生態修復技術帶來的各種天然海珍品的美味,不僅促進了當地漁業產業結構調整,也推動了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的轉變。

        據了解,到2018年,北戴河海洋牧場將建成區域代表性強、公益性功能突出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350公頃;到2020年建成示范區規模達到500公頃,投放各類魚礁60萬立方米,示范區能夠充分發揮海洋生態修復和漁業資源增殖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2020年項目建設單位積累總結建設經驗,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使北戴河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成為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區域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和漁業資源有效增殖的新亮點。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