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蛟龍探海”:向著遠洋深藍進軍

        日期:2017-03-17 00:00    作者:中國海洋報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黑煙繚繞、螺蝦成群、海葵搖擺,忙于噴發的“黑煙囪”群孕育著勃勃生機,熱液流體中的礦物結晶閃爍著點點光斑,仿佛“金雨”從天而降……這是近日我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發回的圖像顯示的神奇海底世界。“蛟龍”探海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

        然而,許多人還不了解的是,目前在我國還籌劃著一項比蛟龍號深潛更為龐大、復雜,意義更為重大的工程——“蛟龍探海”工程。“此‘蛟龍’非彼‘蛟龍’。”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蛟龍探海’工程中,‘蛟龍’只是一個代號,代表著探海的高技術裝備。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僅是‘探海’裝備的一個典型代表。”

        黨和國家的戰略需求

        深海蘊藏著地球上遠未認知和開發的寶藏,是人類社會謀求未來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新疆域。實現海洋強國戰略,必須在深海有所作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現實需要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遠需求,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蛟龍探海”工程是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方面掌握關鍵技術”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涉海戰略思想,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蛟龍探海”工程任務,是國家海洋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以下簡稱《深海法》)頒布實施為契機,總體規劃布局的我國深海活動的工程計劃。

        “蛟龍探海”工程旨在立足現狀、著眼未來、抓準定位、認清不足、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系統指導未來我國深海活動的有序開展,更好的解決在哪探(調查區域選定)、探什么(礦產資源以及生物環境資源)、怎么探(勘探裝備發展)的問題。經過前期圍繞深海技術裝備發展、深海資源勘查開發、深海環境監測保護和支撐保障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的充分論證與研究,目前國家海洋局已初步完成“蛟龍探海”工程建設方案的編寫工作。

        《深海法》為“蛟龍探海”奠定法制基石

        《深海法》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實施,是第一部規范我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活動的法律,是推動我國大洋事業跨越發展的新的里程碑。它的出臺為我國深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性指導,將進一步規范和促進我國在深海海底區域的活動。該法同時明確了國家海洋局在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領域的組織領導職能。

        《深海法》出臺后,國家海洋局積極推動形成以《深海法》為基石的深海法律制度體系。

        我國深海開發穩步推進

        當前,全球深海活動持續增溫,深海資源勘查與申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研究、環境監測與保護已成為世界各國進軍深海的主要標志,深海裝備研發與保障能力與深海科學認知與研究水平為開展上述活動提供了重要支撐。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啟動深海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工作。1990年“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成立,我國大規模深海資源勘查與深海活動全面展開,先后啟動了深海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多金屬硫化物和富稀土沉積物等多種資源的勘查工作,同步開展了生物基因資源和礦區環境等多目標應用調查。

        迄今為止,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勘探礦區種類最為齊全、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履行礦區勘探合同和海底資源研究等工作正有序展開,我國在全球三大洋開展深海資源勘查的布局基本形成。同時,我國深海裝備體系初步建立,以“蛟龍”“潛龍”“海龍”系列潛水器為代表的一批深海運載平臺新技術逐步投入使用,自主研發能力與制造水平大幅提高;國際深海事務參與程度不斷增強,國內配套法規建設初見成效;深海活動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深海活動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家海洋局一直大力推動大洋綜合資源調查船和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的建造,目前,這兩艘船的建造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大洋能力建設進入新階段。2016年,大洋海底命名工作取得新進展,中國大洋協會已連續5年提交海底地名提案,共編制完成16個海底地名提案。至此,大洋協會共有63個大洋海底地名提案收錄進國際海底地名名錄中,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大洋事務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與此同時,國家海洋局高度重視深海活動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目前專業人才隊伍已突破5000人,深海活動支撐和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些都為“蛟龍探海”工程的論證與組織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蛟龍探海”工程大有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要特別重視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的制定。實施“蛟龍探海”工程正是增強我國深海規則制定能力、議程設置能力、輿論宣傳能力和統籌協調能力的一項重大舉措。

        國家海洋局大洋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持續近40年的深海調查活動,顯著提升了我國在深海活動領域的國際地位。“蛟龍探海”工程將對“十三五”及未來15年我國深海資源勘查、深海環境監測與利用、深海技術裝備發展、深海規則制定等進行系統設計、統籌謀劃和實施。組織實施“蛟龍探海”工程,將大幅提升我國深海活動能力、提高深海認知和利用水平,從而推動我國深海活動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