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我國伏季休漁制度作出重大調整,時間比往年提前一個月。5月1日伏休開始后,山東省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及漁政管理機構遵循“開好頭、穩中間、收好尾、抓重點”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廣泛宣傳發動,嚴格屬地責任,整合監管力量,注重統籌協調,強化管控措施落實,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截至目前,山東省陸上出動執法人員4911人次,出動車輛1410車次,檢查漁港、碼頭1227個次,檢查漁船2.8萬艘次,檢查市場163個;海上出動執法人員4470人次,出動漁政船706艘次;查獲違規漁船300艘。全省伏季休漁秩序總體穩定。
高度重視,漁船管控工作上升為政府行為。一是組織機構完善。各地普遍建立了加強海上漁業綜合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漁業、公安、工商、外事等職能部門參加,負責海洋漁船管控。其中,青島市成立由市長任召集人的海上漁業綜合管理聯席會議,威海市由市長擔任海上漁業綜合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對漁船管控工作進行定期研究、統一部署、統籌推進。二是責任分工明確。各級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市、縣、鄉、村四級責任體系,實行漁船、漁港包保管理責任制,逐級簽訂涉外和和伏季休漁監管責任書,建立監管臺賬,實行重點管控,真正將管理責任層層落實到港、到船、到人。三是部門協調聯動。各地在伏休管理中,統籌漁業、公安、工商、交通、邊防、海警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和綜合執法,形成縱向聯動、上下統一、橫向結合、跨地區協同的協作執法體系,配合省際間漁政執法協作機制,構建海陸聯合、縱橫交織的執法網絡。四是督導督查到位。5月11日~26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海洋與漁業廳、邊防總隊、工商局、外辦等部門對沿海七市伏休管理和涉外漁船管控工作進行了包市督查,對督查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有力促進了涉外漁船管控和伏休管理制度的進一步落實。
堅持海陸統籌,伏季休漁管理前期秩序整體穩定。一是陸地管控扎實細致。各地按照伏休船籍港休漁制度要求,對轄區漁船逐條核實船位,建立漁船、漁港“雙包保”責任制,由責任人每日清點報告,加強漁船轉港塢修管理,準確掌握漁船動向。積極推進漁港認定工作,強化漁港管理職責,對有漁船違規出海的,追究漁船駛出港責任。實施全產業鏈條的閉環管理,在重要交通路口設立關卡,建立水產品市場、集貿市場、魚粉廠等場所日常巡查機制。威海市在重要路口設立關卡,加強水產品市場、魚粉廠的監督檢查,卡死違規漁獲流向市場、加工廠的入口和加工銷售的出口。二是海上巡查嚴打違規行為。由省總隊直屬支隊協同沿海市級漁業執法機構組織轄區內執法船,組成聯合執法船隊在轄區整個海域內開展交叉、聯合執法檢查,重點打擊外省籍漁船跨區作業、規模性違規、抗拒執法檢查等行為。同時,積極參與國家海警局禁漁區線外巡航執法,自5月1日以來,山東省派出4艘大型執法船參加中國海警局北海分局開展的伏休聯合巡航行動,實現禁漁區線內外同步執法,對所轄海域實現全覆蓋、無縫隙、不間斷式巡航檢查。青島、威海、日照、濱州等地都組織了海上專項執法行動。三是強化對外省籍漁船的管理。要求外省籍漁船一律不得在山東省漁港停靠休漁,目前,對各地在漁港巡查中發現的停靠山東省的136艘外省(市)籍漁船,山東省已向漁船屬地省級主管部門發送通報,及時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