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唐婷)5月24日-27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14家單位支持的的全球水產養殖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
論壇圍繞促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以及加強國際漁業合作等熱點展開深入探討。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劉新中,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總工程師李濤、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和水產養殖政策與資源部副主任賈建三等領導出席論壇并講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主持主論壇。
論壇中,FAO漁業統計官員周曉偉透露,2014年世界水產養殖產量共計7378萬噸,其中內陸養殖產量4710萬噸,海水養殖產量2668萬噸。雖然世界海水養殖品種已有526種,堪稱多樣,但根據產出比較,海水養殖發展總體上慢于淡水養殖,海水養殖在水產養殖中所占比重僅為36%。
淡水養殖方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戈賢平肯定了中國淡水養殖產業,特別是大宗淡水魚養殖產業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但同時也存在產業的快速發展與環境資源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表示,當前,中國水產養殖業正面臨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關鍵時期。因此,促進全球水產養殖業的緊密合作,共同尋求可持續發展與產業利益的契合點,成為助推全球水產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途徑。
除主論壇外,此次論壇還設有四大分論壇,分別是水產養殖業全球發展趨勢、水產養殖創新與實踐、工廠化養殖的展望與實踐、可持續水產養殖及貿易和漁業國際合作與南非水產投資項目發布會。
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美國大豆協會(USSEC)、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企業的300多名代表匯聚論壇,共同探討全球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新焦點和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