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水產品供給穩定安全

        日期:2011-07-19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本報訊(記者周泉涌)7月15日農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有關情況。

        上半年漁業生產總體穩定,1月~5月全國水產品產量1795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水產養殖是1258萬噸,增長了3%,增速由于受長江中下游旱情的影響,比去年同期下降3%;捕撈產量537萬噸,增長1.2%。水產品監測合格率97.1%,同比提高了0.5%。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產養殖業因旱澇災害損失嚴重,但是沒有造成重大影響。

        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針對旱澇災害是否影響水產品供給回答本報記者提問。

        陳萌山說,今年春夏之際,長江中下游五個省漁業生產可以說旱災、澇災重疊。監測顯示,災害發生以后對災區的淡水產品市場還是帶來了波動,價格出現了上漲,全國淡水產品的價格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農業部對此高度重視,首先是狠抓減災措施的落實,積極開展漁業資源和水生生態的修復行動,全力推進農業災害的生產恢復,減少災害對漁業生產和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確保水產品的有效供給。7月12日,農業部和長江中下游五個省政府及地市縣政府同步開展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投入了資金是1.74億元,共放流青、草、鰱、鳙等13億尾,種植水草13.5萬畝,底播貝類2100萬粒。現在的放流對年底水產品的供應還是很有效的,中央財政補貼4億元,專門補貼魚苗的供應。

        在開展漁業資源修復的同時,還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一是按照淡水損失海水補,災區損失全國補,災區少減產、不減產的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確保全年水產品產量的增長和產品的有效供給。二是加快推進水產的健康養殖,確保災區外的養殖產量穩定增長。三是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四是進一步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

        來源:中國漁業報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