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月29日,由山東省和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主辦的“東北亞漁業經貿合作峰會暨中國海參產業高峰論壇”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行。政府部門官員、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企業嘉賓共260余人匯聚威海,圍繞“東北亞漁業經貿合作”主題,深入探討東北亞地區漁業,特別是海參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各地方政府在漁業經貿領域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發展。
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成立于1996年9月,下設經濟通商、環境、旅游、海洋與漁業等13個專門委員會,每年舉行相關會議并開展單邊、多邊活動。其中,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自2009年11月在青島成立以來,有力推動了各會員地方政府在相關領域的合作交流及合作意向的落實,擴大了海洋與漁業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
山東省副省長趙潤田在峰會開幕式上表示,山東愿與東北亞地區各地方政府一道,繼續深化漁業科技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強化漁業經濟區域協作,切實加強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本著注重實效、循序漸進、共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創新發展機制,深化雙邊與多邊合作交流,建設更加美麗富饒的海上家園,促進東北亞地區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峰會期間舉辦了漁業經貿合作主題演講。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韓國蔚山廣域市代表、蒙古庫蘇古爾省代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威海市商務局代表、煙臺市商務局代表等分別就加強漁業經貿合作推動東北亞漁業經濟共同發展、中國水產品貿易與漁業合作、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合作示范區建設、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等方面作了演講。
會上,威海市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海參交易中心”稱號,威海市部門、企業與國內科研機構、韓國企業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國內主要海參養殖、加工、銷售企業、行業協會、相關科研院所代表以“海參產業轉型升級的轉折點”為主題對海參產業形勢進行研判,分別就建立健康海參產業,海參產品推廣、品牌設計以及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等展開研討,并在海參產品營銷定位、質量安全保障方面達成了重要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