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經農業部批準,國家蝦夷扇貝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在遼寧省大連市成立。該聯盟由獐子島集團發起,聯合國內蝦夷扇貝產業重點科研院校、產業合作單位共同籌建,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機制,著力解決蝦夷扇貝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基礎研究、共性技術、應用推廣、發展戰略等問題,加速科技成果產業轉化,提升產業持續創新能力。
國家蝦夷扇貝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吳厚剛表示,成立蝦夷扇貝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這是我國蝦夷扇貝產業的一個嶄新的發展起點,將搭建一個整合產業科技資源的平臺,共同解決制約蝦夷扇貝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推進蝦夷扇貝食品的研發與工業化進程,推動蝦夷扇貝產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突破產業的技術瓶頸
蝦夷扇貝原產于日本北海道和本州北部、俄羅斯千島群島南部海域以及朝鮮北部日本海一側。1980年6月,遼寧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率先引進蝦夷扇貝貝苗進行培育,并于1982年4月用引進培育的成貝開展人工育苗試驗,在國內首次獲得成功;1983年~1989年,完成了人工育苗工藝規程、中間育成、養殖和底播增殖技術及人工促熟培育技術研究,使我國蝦夷扇貝人工育苗技術更加完善。同期,1982年12月,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先后引進蝦夷扇貝,相繼開展人工育苗和養殖。
到1990年,蝦夷扇貝筏式養殖已形成較大生產規模,主要養殖區在大連長海縣;2000年以后,蝦夷扇貝增養殖進入鼎盛時期,成為遼寧大連海水養殖主導品種之一。到2015年底,遼寧蝦夷扇貝養殖686.7萬畝,產量22.2萬噸,占全國蝦夷扇貝產量的90%,實現產值70億元,形成了苗種生產、增養殖、捕撈、加工、貯運、出口等完整的產業鏈,為漁民增收、漁業經濟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蝦夷扇貝引進到我國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種質退化、病害加劇、環境惡化、裝備水平低等技術瓶頸,蝦夷扇貝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存在巨大發展潛力。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科技處的有關負責人說,成立科技創新聯盟,就是要整合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的人才和技術力量,搭建平臺,建立機制,充分發揮各方優勢,著力解決蝦夷扇貝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推動蝦夷扇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
國家蝦夷扇貝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是以建設現代海洋漁業為核心,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推進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建設契機,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產學研相結合,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并舉的創新策略,為我國蝦夷扇貝產業育苗、養殖、裝備、加工、貯運等交叉學科工程提供綜合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水平,不斷提升行業持續創新能力。
作為國家蝦夷扇貝產業的龍頭企業,獐子島集團與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構建了國家級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圍繞蝦夷扇貝等品種逐步拓展合作領域,實現了覆蓋研發、育苗、養殖、增殖、捕撈、加工、物流、裝備、休閑漁業全產業鏈的產學研合作。以朱蓓薇院士、張國范研究員、包振民教授、方建光研究員為代表的科學家們走進了獐子島集團,為蝦夷扇貝產業開發了北黃海海域生態,貝類育種、養殖、精深加工等系列科技成果并有效實現了產業轉化。獐子島集團與大連工業大學合作實施的“貝類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國家創新體系和企業創新能力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引導與示范作用。
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國范說,國家蝦夷扇貝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將加強體制機制的創新,科企合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過去搞科研以個人興趣為導向,科研項目與市場相分離,科研成果與市場經常脫鉤。聯盟通過以品種、產業單位為抓手更加務實,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推動漁業供給側改革
國家蝦夷扇貝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蝦夷扇貝產業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進入了一個新歷史階段。這對蝦夷扇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引領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義重大,意義深遠。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會上強調,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綠色發展、節本增效、質量安全等重大需求,加快建設步伐,合力打造目標聚焦、任務明確、團隊協同、資源共享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在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聯盟將著力解決蝦夷扇貝產業科技發展中的重大基礎研究、共性技術、應用推廣、發展戰略等問題,組織國內和國際交流,面向蝦夷扇貝行業,促進技術擴散和轉移,實現資源共享。奕德漁業有限公司有扇貝養殖水面二、三千畝,但專業技術人員僅有2名。奕德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逄海鵬說:“加入聯盟后,聯盟的創新技術可以為我所用,享受合作項目所取得的知識產權權益。”
目前,遼寧省漁業戰線廣大干部職工正在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漁業建設步伐。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的有關領導希望科技創新聯盟在蝦夷扇貝基因組圖譜、遺傳育種、良種擴繁、養殖方式、養殖裝備、養殖容量、環境監測、精深加工、品牌創建、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計量標準等方面能力合作,形成合力,追求卓越,把蝦夷扇貝全產業鏈做到極致。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將全力以赴,在項目、資金、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把創新聯盟作為典型,推動全省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全省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