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一股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渤黃海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1月21日,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出了今年首次海冰災害藍色預警。
1月24日~29日,為全面掌握海冰災害影響和損失情況,及時向國家海洋局和相關地方海洋部門提供有效決策信息,根據國家海洋局海冰災害應對相關預案要求,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迅速啟動海冰應急調查。減災中心聯合遼寧省海洋部門、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單位奔赴營口市、大連市、盤錦市、錦州市、葫蘆島市等地,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針對港口、核電等重要經濟產業設施以及漁港、養殖等行業進行調查,詳細了解海冰災害對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的影響和各級政府應對情況。
據調查,遼東灣港口港池大面積冰封,港口安排拖輪開展破冰作業,海上航運基本正常,但對貨船進港裝卸效率造成一定影響;核電站沿海海域海冰堆積易造成水下碎冰,由于采取過濾網隔離等措施,碎冰未對核電冷源系統正常運行造成影響;錦州中心漁港、盤山一級漁港等漁港大面積結冰,漁民已經在冰期到來前將漁船拖岸上塢,海冰未造成漁船損壞;海水結冰脫鹽導致冰層以下海水鹽度升高,加之今年遼寧大面積干旱,盤錦、錦州等地養殖業受到一定影響;覺華島附近海域已全部被海冰覆蓋,給居民進出島造成困難。相關損失數據正在統計中。
總體來看,受寒潮冷空氣影響,海冰冰情于1月下旬開始加重,但與常年相比仍處于偏輕水平。截至目前,海冰災害尚未對遼東灣沿海地區經濟社會造成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