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中泰海洋合作:多渠道廣領域推動共贏

        日期:2017-05-10 00:00    作者:中國海洋報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安達曼海、孟加拉灣位于印度洋東北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是亞洲季風最早暴發的海域之一,也是我國石油進口所依賴的航運要道。泰國毗鄰安達曼海,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海洋國家,地理位置重要。在安達曼海、孟加拉灣的海洋研究方面,泰國具有獨特的優勢。

        泰國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最早接受和認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理念。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國家,泰國與中國地理人文相近,在海洋領域長期友好合作。中泰合作有利于推動南海及周邊地區的低敏感領域國際合作,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友誼延綿合作延伸

        早在2008年9月,泰國代表團曾訪問中國國家海洋局,在北京簽署《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與泰國普吉海洋生物中心的合作備忘錄》,中泰兩國海洋領域合作由此開端。

        合作協議簽署后,安達曼季風暴發監測及其對社會和生態影響研究、海洋預報示范系統、海岸帶脆弱性3個合作項目穩步推進;專家工作組會議、暑期培訓班、海洋觀測聯合航次……各項交流互助在更多渠道、更廣領域開展。

        2010年12月,海洋一所派兩名科研人員,前往泰國普吉海洋生態中心,參加安達曼海珊瑚礁調查。由于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熱帶珊瑚礁開始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白化現象,珊瑚礁生態系統面臨嚴重威脅。而泰國在珊瑚礁觀測及修復方面有先進經驗。

        中國、泰國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闊的海域面積,在海洋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氣候變化等領域面臨共同挑戰。2011年,雙方簽署《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與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關于海洋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這是兩國政府間首份海洋領域合作文件。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中泰海洋領域合作形成機制,為雙方深化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礎。

        有了諒解備忘錄勾畫的美好藍圖,2012年4月17日,第一屆中泰海洋領域合作聯委會會議召開。會上,雙方同意籌備建立聯合實驗室,聯合編制5年合作計劃,啟動7個雙邊合作項目,中泰合作圖景逐漸鋪陳開來。

        實體落地制定規劃

        中泰氣候與海洋生態聯合實驗室是我國與泰國在海洋領域的第一個聯合研究實體。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與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關于建立中泰氣候與海洋生態系統聯合實驗室的安排》簽署。次年6月,聯合實驗室在泰國普吉正式掛牌運轉,中泰海洋合作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這是中泰雙方海洋合作實現的一個重要突破,期待在這個合作平臺上做出更多學科交叉的新成果。”在聯合實驗室揭牌現場,中泰聯合實驗室主任、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于衛東說。

        首屆中泰海洋領域合作聯委會會議召開后,5年合作計劃的聯合編制也進入加速度。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與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海洋領域合作5年規劃(2014——2018)》簽署,雙方建立起完備的長期合作機制。5年規劃的簽署,進一步明確了雙方共同支持聯合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完善實驗室管理,同意繼續執行7個合作項目,還將共同申請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雙邊學者的科研活動,支持開展中泰海洋瀕危物種項目研究。

        共同努力致力合作

        近幾年,于衛東每年至少有4個月要待在泰國。

        于衛東說,中泰開展的合作項目,受到了泰方的積極支持。拿泰國灣海岸帶脆弱性合作研究來說,在泰國灣,由于受到海水侵蝕,沙灘后退現象非常嚴重,泰方一直在尋求積極有效的減緩和應對方法。中泰雙方的這一合作項目,在泰國灣南部和泰國灣淺地層剖面開展了3次聯合調查,對泰國灣、湄南河三角洲的海岸帶脆弱性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厘清了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對海岸帶脆弱性的影響,為泰國海岸帶減災防災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提高了泰國抵御災害的能力。

        常年奔波在中泰兩國的還有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近年來,中泰在泰國灣西南海岸執行了4個航次的野外調查和監測,海洋三所的科研工作者就參與其中。

        他們梳理了該海岸在人為活動壓力下的侵蝕機理與特征,提出了海岸保護和管理的具體建議與對策。中泰雙方先后在廈門、曼谷等地舉行了海岸侵蝕與管理方面的研討會,并多次參加海洋學術會議和中泰海洋合作會議。海洋三所與泰國農業大學還簽署了建立海岸長期觀測站的協議,觀測項目包括海洋水動力監測、海岸侵蝕與海岸動態監測、海洋生態系統監測、海岸開發與海岸帶綜合管理等。

        熱帶海洋生態系統合作研究、南海和安達曼海海洋監測與預報系統、海洋瀕危物種項目研究……一個個合作項目在中泰的共同努力下穩步推進。

        如今,中泰之間在海洋領域建立起系統、穩定的合作機制體系:以合作聯委會為主要決策機制,以聯合實驗室為主要實體機構,以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討會等為交流渠道,以合作項目為落地平臺。中泰海洋合作,正成為“一帶一路”建設路上閃耀的亮點。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