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是山東省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擁有遠洋捕撈漁船12艘,年可捕撈魷魚、秋刀魚2.8萬噸。為推進蓬萊遠洋捕撈業快速發展,山東蓬萊檢驗檢疫局堅持“解困提效”原則,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建立備案、監管、服務全方位、全鏈條的立體服務和監管體系,實現企業降成本、監管提效能、質量有保障。
備案注冊“合并+同步”,助力企業搶先機。加快遠洋捕撈船舶對外注冊有助于企業搶占先機、快速占領市場。針對遠洋捕撈船對外注冊周期長等難點,蓬萊局積極探索建立遠洋捕撈船備案和對外注冊快速評審機制,對具備遠洋捕撈條件的漁船,提前建立檔案,提早介入,加強培訓指導,打牢注冊基礎。對外注冊評審主動轉變職能、創新模式、簡化流程,積極探索備案評審與對外推薦評審申請壓茬進行、多漁船同步評審、多國家合并推薦等方式,從時間、人力、財力方便企業創造更多的黃金時間。漁船衛生備案,對外注冊周期過去30多天,現今創造了10天完成6艘漁船衛生備案及對歐盟注冊評審、3天完成3艘漁船歐盟及俄羅斯合并推薦注冊評審的奇跡。
管理監督“隨機+遠程”,提升監管有效性。漁船常年海外作業,監管時間無法控制,難度大,有效性低。蓬萊局積極探索監管新模式:一是建立注冊船公司聯絡員制度,指導漁船自檢自控,跟蹤掌握航海動態,并為每艘漁船建立檔案“一船一檔”。二是實行“遠程+現場”相結合監督檢查方式。定期對漁船衛生狀況、生產情況、存儲環境、防鼠防蟲、人員培訓等形成影像資料,回國后進行現場檢查驗證影像資料并及時補充,一旦檢查出問題,在不影響漁船緊急出航生產的同時進行遠程影像拍攝跟蹤驗證。三是實行“隨機+日常”相結合人員抽查機制,雙隨機系統抽中漁船若不在國內,由抽中人員對漁船傳回的影像材料進行前期檢查,待漁船返航后由監管組人員到現場監督檢查。形成出航時間不限制、監管要點全覆蓋,徹底解決了時間制約的監管難題。
精準服務“靠前+定制”,保駕護航做后盾。漁船長期海外作業導致人員培訓存在“短板”,蓬萊局主動跟蹤服務,一旦漁船靠岸補給或檢修維護,即送法律、政策、技術到船頭,先后對12艘漁船的86人次進行6次培訓。結合漁船特點“量身定制”培訓方案,針對秋刀魚容易產生組胺毒素的風險,指導企業定制了嚴格的溫度和時間控制措施。根據進口國要求,對歐盟指令、俄羅斯法規、HACCP指南、出口水產品注冊衛生規范等相關衛生法規進行系統分批培訓。引導企業加強對漁獲物備案冷庫、進口記錄和銷售記錄監督檢查及后續監督管理,漁獲物安全衛生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