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青島市六大漁業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日期:2011-07-07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今年以來,青島市緊緊圍繞全市藍色經濟區建設戰略部署,以建設現代漁業示范區為目標,以提高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有力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漁業可持續發展。六大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水產良種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依托國家海洋科研中心水產種苗產業化基地,充分發揮駐青水產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大力開展水產良種的研發攻關,一批性狀優良、產量高、效益好的水產品種相繼開發成功并投入生產。水產良種場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已建成國家級水產育種中心2處,在建2處;已建成國家級水產良種場1處,基本建成4處,在建4處。水產良種的選育、繁育及保護能力得到增強。全市水產良種覆蓋率達到85%,水產良種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越來越突出。

        設施漁業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堅持高效、生態、安全理念,加快養殖增長方式轉變,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以工廠化養殖、池塘改造養參為代表的高效漁業發展迅速。工廠化養殖規模達到43萬立方水體,養殖品種由單一的魚類養殖發展到魚、參、蝦并舉。改造高標準池塘養參3.6萬畝,并形成了多處千畝以上規模化養殖示范基地。

        水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貫徹國家食品安全有關規定,通過開展漁業標準化生產、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全面實施水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抽檢”制度、加強執法聯動、開展專項整治、加強漁業品牌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綜合合格率達到99.3%,全市水產品質量綜合合格率位居全國22個大中城市前列。

        水產品加工出口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一方面,鞏固傳統產品加工優勢,強化管理,降低成本,不斷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鞏固歐美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亞洲、中東、非洲等國際市場,初步建立起了“歐、美、亞、非”并舉的市場格局。目前,全市水產加工品已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水產品出口創匯規模得到穩步增加。

        漁業資源修復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按照《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要求,對青島近海適宜放流區域、放流品種進行了論證,科學開展放流工作。2011年,安排專項資金1600多萬元,計劃放流水產苗種7億單位。同時,認真落實青島市人大“7號議案”,全力推進人工魚礁和海洋牧場建設,先后啟動建設了大公島海域魚礁區、王哥莊海域魚礁區等5處魚礁區,共完成投資1.2億元,投放石塊等礁體30多萬空方。

        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從為漁民辦好事、辦實事入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為40馬力以上漁船配備了單邊帶電臺和氣脹式救生筏,為符合條件的漁船安裝了AIS避碰系統。實施了漁業安全協管員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漁業安全生產監管網絡。全力推進了漁業互保工作,目前全市漁民入保率達90%,人均投保額度達到19萬元。

        來源:水科院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