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上海海洋大學探索遠洋人才培養新模式

        日期:2017-03-09 00:00    作者:中國漁業報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隨著中國遠洋漁業的發展和行業需求的不斷提高,遠洋漁業專業人才及其高層次管理人才出現嚴重缺口。為了培養更多的行業專業人才,在多方協同下,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學院走出了一條多種形式培養人才的新模式。

        遠洋漁業遭遇人才瓶頸

        據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學院副院長陳新軍介紹,目前全國遠洋漁船總量2600多艘,需要專業職務船員上萬人;100多個海外漁業基地經營人員以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畢業的本科生為主,后繼乏人;按國際區域性漁業組織的履約要求,每年需派遣經過專業培訓的國際漁業觀察員100人以上。

        業內認為,造成遠洋漁業人才匱乏的原因有多種:一是遠洋漁業是關聯度極高的行業,涉及捕撈、資源、加工、管理、經營等學科,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難以適應現代遠洋漁業產業發展的要求;二是遠洋漁業專業人才培養成本高,到遠洋漁船實踐半年,每人的培養投入需要7萬元~8萬元,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培養體制難以支撐。

        校企出資協同培養

        為解決遠洋漁業的人才問題,2006年起,上海海洋大學與中國水產總公司聯合發起并多次與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中國遠洋漁業協會溝通,商談培養遠洋漁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新模式,籌備組建遠洋漁業學院事宜。高校與企業、行業協會聯合培養遠洋漁業專業人才這一創新性倡議得到了農業部主管領導的肯定和大力支持。遠洋漁業學院于2012年正式成立,同年招生運行。

        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學院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出資,以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協會等組成的理事會形式進行管理,是特色鮮明、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種新模式。為更好服務社會,培養遠洋漁業高質量的人才,遠洋漁業學院接受農業部漁業與漁政管理局的指導,聘請局長為理事長;中國遠洋漁業協會對人才培養提供行業支持與指導;中國水產總公司和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提供資金和實踐基地及實踐過程的指導。

        政策優惠引優質生源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遠洋漁業學院從經濟資助、升學、就業等方面共同發力,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由企業注資,遠洋漁業學院設立每年80萬元的專項獎學金,在籍學生享受專業獎學金,每年1.25萬元;免除教學計劃規定的相關職業技能培訓、考試費用;畢業前一學年度選拔10名學生免試直升漁業領域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簽約公司的在職研究生進行培養,簽約公司作為正式職工對待。分類培養滿足多層次需求

        面對遠洋漁業專業人才的多層次需求,遠洋漁業學院從不同的職業定位出發,為學員量身定制一年制職業技能培訓、三年制專科、“2+2”本科、“2+1”專業學位碩士四種培養模式。本科生采取“2+2”模式,主要培養高層次遠洋漁業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通過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習,經過報名、選拔和面試等程序,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進入遠洋漁業學院學習,并與遠洋漁業企業簽訂就業合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取“2+1”模式,主要是培養遠洋漁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與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的人才。在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中擇優選拔推薦免試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生在讀專業學位研究生期間,根據企業生產一線的需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海上兩年生產實踐,一年在學校完成相關課程和畢業論文。

        人才培養初見成效

        通過這種社會化開放式的遠洋漁業人才培養模式,遠洋漁業學院自2010年試運行、2012年正式成立以來,共招收學生7屆,共計104人,其中31人推薦免試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收的學生全部到企業進行為期兩年的海上實踐工作,涉及大型拖網漁業、金槍魚圍網漁業、魷釣漁業、底拖網漁業、金槍魚延繩釣漁業、國際漁業觀察員等種類,實踐崗位包括船上“信息員”“管事”“翻譯”“漁撈長”“二副”“大副”以及公司駐外基地的“部門經理助理”“技術員”等,為遠洋漁業企業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支持。

        同時,在中國遠洋漁業協會的支持下,遠洋漁業學院已培養并派遣了27名國際漁業觀察員,代表中國政府履行國際漁業的生產作業監督、資源調查等工作,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海上工作時間一般為4個月~7個月。

        據統計,截至到2016年12月,遠洋漁業學院已有5屆本科生畢業,進入遠洋漁業企業37人;已有兩屆碩士生畢業,進入遠洋漁業企業8人。一些留在遠洋漁業企業工作的學生在一些重要崗位上進行鍛煉,并作為遠洋漁業事業的接班人培養。

        “未來幾年,我國需要一批現代遠洋漁業的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及上千艘遠洋漁船的職務船員和遠洋漁業國際觀察員,同時也需要培養一批懂專業、懂外語、懂法律、懂經營、懂實踐的海外遠洋漁業基地的管理與經營人才,遠洋漁業人才培養的任務很重,我們義不容辭,將為之不懈努力。”陳新軍說。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