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國內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漁業動態 - 正文

        我國連續三年增殖中俄邊境水域漁業資源

        日期:2010-07-21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本報訊(特約記者 梁希信)7月4日,中俄界河黑龍江黑河段舉行放流水中“活化石”之稱的史氏鱘、達氏鰉6萬尾活動。這是中國在該江段連續開展中俄邊境水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的第三年,旨在增殖保護黑龍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資源,促進中俄雙邊漁業合作,實現黑龍江省漁業可持續發展,樹立我國負責任的良好形象。

        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農業部漁業局局長李健華、中國漁政指揮中心副主任李彥亮,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金濟濱、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白雪華、省漁政局局長陳志超,黑河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趙洪生、市政府副市長貫昌福參加放流活動。

        此次活動由農業部與黑龍江省政府主辦,農業部漁業局、中國漁業指揮中心、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黑河市政府共同承辦。

        黑龍江、烏蘇里江是中俄兩國魚類資源共享水域,獨特的水生生物資源是漁業可持續發展和水域生態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關系著國家的生態安全和漁民生計。在黑龍江舉辦大規模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是中國政府認真執行《中俄兩江議定書》的具體體現。

        中俄邊境水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自2008年7月9日起,放流鱘鰉魚15萬尾,放流黑龍江野鯉原種100萬尾。2009年7月12日開展第二次放流活動,16萬尾鱘鰉魚幼魚回到原本屬于它們的幸福家園———黑龍江。

        來源:中國漁業報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