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月12日召開的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2015年度海洋環境預報保障系統總結會上獲悉,自港珠澳大橋開工建設以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作業提供了準確、及時的海洋環境保障服務產品,海洋環境預報實現了產品定制化開發與精細化。與會專家表示,這表明以預報中心為代表,我國已具備為重大涉海工程提供海洋環境預報保障的各項能力。
在總結大會上,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預報中心為項目方研制的各個海洋預報保障系統運行正常,精準度高,經受住了項目施工的考驗,并不斷趨于完善,部分預報保障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預報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預報中心將進一步發揮“及時、準確、開拓、奉獻”的海洋預報精神,不斷完善各項預報系統及技術,加強與項目方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到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去。
據悉,截至目前,預報中心已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24根沉管的安裝任務提供了精細化海洋環境預報保障,預報準確率達100%,確保了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按時順利推進。
尤其是2015年,受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珠江口海域的天氣系統復雜,預報難度大。預報中心針對不同季節的影響天氣系統開展了大量預報研究工作,開發了華南前汛期珠江流域江水預報技術、臺風集合綜合分析方法,提高了汛期降水、臺風路徑的預報精度。
與此同時,泥沙、大徑流與異常波是預報中心工程保障團隊2015年遇到的3個棘手難題,也是預報中心面臨的新課題。在項目方的支持與配合下,預報中心相繼開展了專項課題研究,分別建立了基槽泥沙精細化數值預報系統、大徑流模擬誤差訂正技術,以及異常波預警系統。這些新技術和方法的及時應用,為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安裝任務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