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9日,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局長李昌健到山東就漁船檢驗隊伍建設、漁業行政審批制度和漁業船舶檢驗體制機制改革、休閑漁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山東漁業船舶檢驗局局長張建東、副巡視員喬培新等陪同調研,部船檢局主任黃新勝、調研員姜玫參加調研活動。
調研組一行先后到山東船檢局黃島分局、石島分局查看了行政服務中心、船員考試中心、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到青島魯海豐食品集團了解休閑漁業發展情況,到榮成市平安救生筏檢修站、黃海造船廠、北海圖紙審查中心了解第三方技術檢測、建造監管和圖紙審查情況,召開了省、市、縣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行政審批和船檢體制改革座談會。
調研考察中,李昌健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山東漁業船舶檢驗工作取得的成績,認為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對漁船檢驗工作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建立與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相適應的檢驗工作機制,在休閑漁業的發展、海洋牧場的建設方面大膽創新,實行“四合一”綜合執法的管理體制,在人員少、任務重、責任大的情況下,探索漁船集中定點、定時檢驗、服務關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等做法,船檢隊伍政治過硬、業務精良,恪盡職守、敢于擔當,精神風貌值得表揚。
李昌健指出,要深刻認識漁船檢驗工作在現代漁業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漁船檢驗最大程度防范了漁船安全事故,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漁船管理提供基礎性數據,嚴格落實國家的雙控制度,減少捕撈漁船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引導現代漁船的發展方向。要認清漁船檢驗當前面臨的“五個挑戰”,即漁船數量多驗船師人數少、難以滿足業務需求的挑戰,新技術、新業務拓展對驗船師業務素質帶來的挑戰,改革和利益調整對隊伍精神面貌帶來的挑戰,檢驗機制轉變帶來的挑戰,法規、規則、規范、指南不完備帶來的挑戰。要推進“四大體系”建設,有效應對挑戰。建設覆蓋檢驗監管全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讓檢驗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律保障更加有力;要建設綜合素質強、專業水平高的工作體系;建設適應社會化市場化規則要求的組織體系,推進注冊驗船師制度,培育注冊驗船師事務所和第三方檢驗機構;建設適用于技術創新、嚴于質量監管的建造體系,確保漁船質量安全。
李昌健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牢固樹立三種意識,努力做好船檢工作。要樹立創新意識,敢于創新,不因循守舊,突破體制、機制的界限,要做到跳出船檢看船檢,將檢驗放在整體漁業發展當中,才能夠讓檢驗為漁業、為漁民服務。要樹立責任意識,船檢工作者的責任意識要體現在忠實執行法律法規上,體現在對船檢事業的熱愛和對無私奉獻精神的追求,體現在對國家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事業負責、對歷史負責。要樹立全局意識,要將船檢放到整個現代漁業中來布局,圍繞漁業的轉方式、調結構來開展工作。二是積極穩妥地推進漁船檢驗機制的改革。這次批準山東開展檢管分離的改革試點,希望通過試點探索出一條新路子,理清建造企業的質檢部門和我們船檢機構及船東之間的聯系、責任,特別是在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培育和能力建設上下功夫。要與推進注冊驗船師制度相銜接,還要研究檢驗收費的標準問題。三是進一步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職能職責下放的問題要穩步推進,不能搞一刀切,重要的是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提高素養素質、擴大檢驗隊伍。四是加強對一些熱點問題的研究。學習研究中央對漁業發展的一些新的部署,以及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等問題;對一些實行較長時間的政策是否需要調整進行研究;注意研究休閑漁業裝備的檢驗、休閑漁船的標準化的一些新問題。
座談會上,王守信就取消船廠資質認可后的漁船修造企業監管、海洋漁船證書實行“三證合一”便于管理等問題向調研組提出了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