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報訊 推動“海上糧倉”建設、繼續打造五大海洋優勢產業、推動成立海洋優勢產業行業協會或戰略聯盟……2月17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第一次黨政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了《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近期重點工作》(以下簡稱《重點工作》),勾勒了“藍區”藍圖。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作為全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目前已成為山東省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山東省發改委、省區域辦主任張務鋒介紹說:“預計2013年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可超1萬億元,占全省GDP的18%,藍色經濟區主要指標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根據《重點工作》,山東省將繼續打造海洋生物、海洋裝備制造、現代海洋化工、現代海洋漁業及水產品精深加工、海洋運輸物流及文化旅游等五大海洋優勢產業,推動“海上糧倉”建設,保障糧食安全。據悉,2013年山東省增加海洋新興產業產值112億元,漁業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全國首位。今年,山東還將加快打造500艘規模的遠洋漁業船隊,建立海外綜合性漁業基地。
此外,山東省目前正在加快推動青島—濰坊—日照城鎮組團一體化發展試點工作,加強與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的交流合作,深化與日韓、東盟和臺灣地區的經貿合作。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和國家東亞海上合作平臺建設,推動成立海洋優勢產業行業協會或戰略聯盟。下一步,山東還將爭取青島西海岸新區創建國家級新區,爭取青島藍色硅谷規劃獲得國家批復,并依托青島保稅港區申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支持建設濰坊保稅港區、日照綜合保稅區。
在實施海陸污染同防同治方面,“藍區”內達成高度一致,嚴禁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在區域內轉移和重復建設。《重點工作》提出,要加強對區域內排污企業的聯合監管,嚴格執行排污許可證和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
為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藍區”今年還將建立區域應急聯動機制,推進國家環黃、渤海海洋災害預測與防災減災中心建設,健全海洋突發環境事件聯合監視監測與應急處置體系,共同防范應對赤潮、綠潮等海洋災害,增強海上溢油污染事故聯合處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