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有這樣一批職工,他們在舉家團圓的日子里,一個電話、一個通知,便放棄假期,返回工作崗位;他們始終堅守在研究所防疫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他們雖不在家陪伴親人,但所園區、科研樓、門衛室……處處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他們是勇于擔當的黃海水產研究所基建與后勤保障處的全體干部職工。大事難事看擔當,關鍵時刻看行動。在這一非常時期,基建與后勤保障處的全體干部職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織密防控網格、落實防控措施,構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為確保所園區安全做出了應有貢獻。
提前謀劃 拉起防疫警戒線
2020年春節放假前夕,基于對所園區安全考慮,在所領導的統一部署下,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業安全生產集中整治方案》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安全生產視頻會議精神,基建與后勤保障處組織全所范圍內安全大檢查,制定所園區安全與防控應急預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基建與后勤保障處在第一時間就成立了黨員志愿服務隊,緊急籌建防控物資臨時儲備庫,拉起了疫情防控的警戒線。從思想到行動的充足準備,為疫情爆發之后我所快速制定園區疫病防控方案贏得了寶貴時間,為全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無私奉獻,堅守防疫最前線
疫情當前,當我們一遍遍叮囑家里的老人不要外出時,在黃海水產研究所有這樣幾位平均年齡58歲的“老”門衛始終堅守在所園區防疫的最前線。“您好,請問您是哪個部門的?”“現在實行封閉式管理,請您先測量體溫做好入所登記。”一天又一天無數次重復這些話的門衛舍小家、為大家,24小時三班倒值守崗位,認真按照所疫情防控要求把好所園區安全第一關。在所物業保潔人員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他們還積極主動承擔起大門區域的預防消毒及清潔保潔工作。漫天飛雪中,他們不畏嚴寒及時清掃積雪,消除路面安全隱患,確保到所職工的出入安全。在凜冽的寒風中,他們忘我勞動的身影是風雪中最美的風景。


基建與后勤保障處的趙斌同志,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放棄節假日,加入到后勤疫情防控工作小組。他積極聯合小組成員、所門衛及收發室人員組成園區安檢隊伍,細化園區消殺工作標準與注意事項,制定出門衛體溫測量操作規范與工作流程……每當別人勸他注意休息時,他總是說:“沒問題,我可以。” “沒問題,我可以,讓我來”已成為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職工們的“口頭禪”。
雖然門衛的付出沒有在防疫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的貢獻那么備受矚目,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贏得了全所職工的尊敬和感激。
戰“疫”后方 保障物資供給線
1月23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下達后,基建與后勤保障處工作群的“集結號”也隨之吹響,安全保衛值班人員立即到位,調撥庫存物資、落實所防疫工作安排,為值班人員配備口罩、測溫儀和消毒試劑等防疫物資,啟動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準備。

隨著防疫工作廣泛開展,口罩、護目鏡、防護服和消毒用品等這些原來普通的醫療消耗品一夜之間成為了市場緊缺物資。為了解決所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的突出難題,以夏樹亭、李傳芳、窄曉軍和黃凱等同志組成的采購工作組,一方面積極與所內已有采購渠道和供應商聯系爭取資源,另一方面廣泛聯系有交流聯系的外單位求助,并動員熟悉醫療易耗品采購渠道的所職工開辟緊急采購渠道,此外,還通過與青島市的疫情防控指揮部聯系等方式積極尋找貨源。經過多方努力,確保了所防疫緊缺物資的供應,并陸續發放到值班工作人員和各處室,為我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物資保障。
共克時艱,夯實在建工程安全線
事不避艱、義不避責。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大考,基建與后勤保障處三個在建工程項目經理沒有猶豫,他們用責任書寫擔當,接力迎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春節假期,各項目工地仍留有一定數量的管理、施工人員,他們的居住地分散、流動性強,增大了我所疫情防控的風險和難度。接到所疫情防控通知后,項目經理鄭磊毫不猶豫地到了工地防控第一線,組織各工地負責人按照防疫工作要求,有序安排外來工作人員撤出工地,由園區保安和基地人員統一安排巡視,降低防疫風險。
瑯琊基地生態模擬試驗項目經理解凌燕聽到基建與后勤保障處工作群的“集結號”時,正在老家陪伴年邁的父母。她深知“大家”比“小家”更重要,安頓好家人,在年初二就返回工作崗位,按照防疫工作安排,組織網絡會議,定細則、做預案、立制度,對各施工單位提出工地防疫要求,督促各單位落實核查假期在崗人員狀況及返鄉后情況,將防控措施與責任落實到位,確保項目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全所疫情防控工作展開時,種質資源庫項目經理祝令民老家早已實施封村,交通阻斷、無法返程,令他心急如焚……冷靜下來的他開始了“遠程”防疫,每天通過微信等網絡方式召集項目人員組織工地開展防疫活動,制定工地防控管理措施,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點、不留隱患。大年初六,他駕車幾經周折終于踏上返程路。返回青島后,他一方面在家自覺隔離,一方面始終堅守崗位,做到防疫工作不松懈,加入所園區和工地的防疫陣營,落實工地實施防控,同時及時向所領導提出“人員流動可因疫情按下‘暫停鍵’,但項目復工準備應盡快按下‘加速鍵’”的建議,并帶頭做好工程復工準備工作。

安全防控是抓好復工復產的前提和保障,特別是隨著節后返程復工人流逐步增加,疫情蔓延的風險隨時存在,必須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措施。為此,三個在建工程項目部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微信工作群,保持項目防控統籌互聯,組織工地及時消毒、聯系協調防疫物資、開展防疫宣傳,督促施工單位監控返鄉工人狀況并建檔立冊,努力把阻遏疫情擴散的防護網織得再緊密一些、扎得再牢固一些,將此次疫情對所基本建設項目的影響降到最低。
筑牢防控堡壘 黨旗飄在“疫”線
自疫情發生以來,基建與后勤保障處的全體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用辛勤和汗水筑牢基層防控戰斗堡壘,以實際行動全面落實領導交予的各項防控工作任務。
食堂管理員李傳芳同志家庭負擔較重,但疫情發生后他第一時間請纓放棄節假日,參與部門疫情防控小組日常工作。由于妻子是社區的專職防控人員,需要全天值班,李傳芳同志把家中兩位幼小的孩子交給年邁的雙親,全身心地撲到防控工作任務中。他每天千方百計地尋找防疫物資貨源,幫助解決園區防控用消殺制品緊缺的難題。同時,組織人員做好食堂清潔和消毒,并準備了4套食堂用餐保障方案,隨時準備為廣大職工提供用餐服務。李傳芳同志只是基建后勤支部黨員干部堅守在防控疫情一線的一個縮影。
后勤保障與防控工作組負責人、支部副書記王躍軍同志深知自己責任的重大,“萬眾一心防疫,后勤保障先行”。為進一步完善基建與后勤防控管理,他先后組織編制了《黃海水產研究所疫情防控期間南京路106號園區門衛、保潔與消毒管理措施》《黃海水產研究所建設項目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試行)》,組織起草《關于進一步加強南京路106號園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做好全所返崗上班園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為打贏園區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制度保障。他時刻關注疫情發展動態,注重掌握上級部門頒布的最新消毒規范指引,緊緊抓住“科學防控”這一關鍵主題,依法科學防控、精準有效施策,通過建立園區防控工作責任網格化體系,統一指揮各部門開展環境衛生清潔消殺工作,確保全所消殺防控措施安全到位。
支部委員楊念欽同志是一名復轉軍人,“我還是一個兵,永遠聽從祖國和人民的召喚,枕戈待旦,隨時待命,永駐防疫第一線。”作為所安全生產辦公室副主任,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那刻起,他每天到所帶班值守、調控部門工作,嚴格規范實驗室及辦公室環境的清潔與預防性消毒措施,按照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及時對所園區公共環境預防性消毒方案進行調整,統籌推進園區疫情“防”和“控”:制定防疫方案、組織防控培訓、督導措施落實、籌劃物資儲備、巡查園區防控……
園區疫情防控離不開水電保障服務,蔣吉賓同志在做好水電保障的同時,主動申請加入部門疫情防控小組,充當防疫工作的“自由人”,匯總上報部門人員健康信息表和工作日志,參加園區巡檢和門口值勤……哪里有工作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戰場上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面對疫情,基建后勤支部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黨員干部的擔當本色。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就像是沖鋒路上的一面旗幟,戰“疫”尚未結束,紅旗必將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勇擔使命、抗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