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科研動態

        首頁 - 科技成果 - 科研動態 - 正文

        黃海所承擔的2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專題通過專家驗收

        日期:2006-10-20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10月20日,受農業部漁業局委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在青島市對黃海所主持完成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課題“對蝦工廠化無公害養殖技術開發與示范”之“北方對蝦工廠化無公害養殖技術開發與示范”專題以及“淺海主要養殖對象無公害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之“桑溝灣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與示范”等2項專題進行了驗收。驗收委員會由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山東省海洋工程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萊陽農學院、山東省海洋經濟研究所、青島市技術推廣站和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北方對蝦工廠化無公害養殖技術開發與示范專題”建立了以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及增氧、消毒、水處理技術為核心的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提出了每年進行2茬養殖的生產工藝流程;制定了土霉素、新諾明、磺胺間甲氧嘧啶、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等5種抗菌藥物合理的給藥方案,為指導臨床用藥提供了科學依據;開發研制出2種能提高對蝦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和抗菌活力及蛋白含量的微生態制劑,1種能降低氨氮、硫化物含量的微生態制劑;提出了中國對蝦和凡納濱對蝦的適宜養殖密度分別為100-200尾/m2、300-500尾/m2,產量可分別達到1.2-2.5 kg/m2和3.8-6.4 kg/m2;提出了北方對蝦無公害養殖技術工藝和良好操作規范(GAP)并進行了示范應用;建立對蝦工廠化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5個,有4家合作企業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4家企業的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2年對蝦養殖示范面積為110600m2,對蝦平均單產達到4.4kg/ m2,示范區取得直接經濟效益1584萬元,利稅450萬元;輻射養殖面積平均每年近80000m2,對蝦平均單產達到3.7kg/ m2

        “桑溝灣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與示范”專題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基于環境和養殖容量相耦合的養殖容量評估的數值模型;建立了櫛孔扇貝秋苗繁育技術和筏式貝-蟹養殖技術;在桑溝灣試驗區建立了養殖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示范區,面積達10.5萬畝,通過多種生態養殖技術的整合,示范區海帶產量提高了20%,筏式籠養鮑魚的畝產值達到了10萬元以上;在青島嶗山示范區,秋苗櫛孔扇貝的養成期成活率達到了67%,比春苗櫛孔扇貝高20%。在桑溝灣示范區,海帶、櫛孔扇貝間養的櫛孔扇貝平均存活率達到了90.5%,比其它海區提高40%以上,生態優化效果明顯。

        以上2個專題經過三年的科技攻關,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其中1項已獲得授權;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1篇(其中5篇為SCI收錄,EI收錄1篇),另有13篇已被接收;培養博士生5名,碩士生12名;為生產單位培養技術骨干30余人。

        驗收委員會聽取了兩個專題的工作匯報后,認為專題組織管理規范、協作分工明確、經費使用合理,全面完成了合同規定的各項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科研處供稿)

        三级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