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nfys"></tbody>
  •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samp id="2nfys"></samp>

      <samp id="2nfys"><ins id="2nfys"><u id="2nfys"></u></ins></samp>

      1. <progress id="2nfys"><bdo id="2nfys"></bdo></progress>
      2. <samp id="2nfys"></samp>

      3. <progress id="2nfys"></progress>
      4. <tbody id="2nfys"><bdo id="2nfys"></bdo></tbody>

      5. <menuitem id="2nfys"><strong id="2nfys"></strong></menuitem>

        科研動態

        首頁 - 科技成果 - 科研動態 - 正文

        黃海所“人工魚礁調查與研究”課題取得階段性進展

        日期:2007-06-30 00:00    作者:黃海水產研究所    來源:     打印    加大 減小

        長期以來,由于過度捕撈和沿岸環境污染,海底平禿化、水域荒漠化現象日益嚴重,魚類繁衍生息場所和漁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漁業資源日趨枯竭。人工魚礁作為養護、修復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來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為了科學合理地建設人工魚礁,有效養護近海漁業生態環境,在科技部“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和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06GG2205026)的資助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適時啟動了“人工生態漁業系統的構建與開發利用”研究課題。該課題在所科研處統一協調下,由魚類室、環境室、資源室相關人員組成聯合攻關組,在人工魚礁礁體結構優化、流場效應數值模擬和人工魚礁生態效應等方面進行聯合攻關。近日,課題組在人工魚礁生態效應調查和評價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歷經多航次調查的基礎上,于2007年10月5日對多年前投放在膠南靈山島海域的人工魚礁作了準確定位。這批人工魚礁是黃海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國首次開展人工魚礁研究和建設時投放的鮑魚增殖礁,至今已在水下20余年。目前已發現并標記的這批人工魚礁共有50余個,礁體狀況基本完好,未出現嚴重的沉陷與淤埋現象。課題組通過水下觀察、實物礁體起吊、生物取樣等方法,獲取了這批“文物級”魚礁的第一手資料,通過進一步分析和調查,可為我國今后人工魚礁的研究與建設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魚類室、環境室、資源室聯合供稿)

        三级片韩国